2014年6月8日,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暨颁奖典礼在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举行。王明贤、顾孟潮,马岩松,吴晨,刘心武、张颐武,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熊远明等参加了典礼。评选由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与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新浪网联合主办。
颁奖典礼公布“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入选建筑都是在近期引起极大关注、甚至广泛讨论的公共建筑,包括超高层建筑,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厦、国贸三期,以及在建的上海中心大厦和中国尊。设计者既有外国建筑大师和事务所,如设计了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的矶崎新,鸟巢国家体育场的赫尔佐格,上海金茂大厦和国贸三期的SOM,上海中心大厦的Gensler;也有中国建筑师,如设计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王澍,骏豪•中央公园广场的马岩松,中国尊的吴晨,台北101大厦的李祖元。
新央视大楼等知名建筑却最终落榜。评委称,央视大楼的建筑文化因素获得社会认可度不高,网络票选排名较后是导致其最终落选的主要原因。
中国城市建筑发展的风向标
颁奖结束后举办了以“未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论坛。论坛中,评委会主席、著名建筑评论家认为,这是中国当代文化状态的最真实记录。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中国城市和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丰富性和复杂性令所有的研究者都无法回避。这些入选的中国建筑师项目代表了中国东方文化的复兴,对城市未来发展也起到了示范性作用。评委会成员、著名作家刘心武表示:“中国建筑的标准化生产,致使城市建筑文化的多样性遭到扼杀”。然而,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致使城市个性被牺牲却是大众的选择。
获奖建筑师马岩松表示,目前的中国整个处于商业时代,现在最高的建筑都是商业建筑,“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地方有各种思潮恰恰证明了这个地方是开放的、有吸引力的。成为外国建筑师试验场是成为伟大城市之前的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后重要的是中国该怎么选择自己的东西。”
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
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应该立足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点上,吸收未来文化的精华,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生活需要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
现场发布的《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现象观察报告》指出,新的建筑体系既是天人合一、古今融合的体现,又能对新的城市的发展趋势起到启示作用,具备这些因素才能为当下世界城市发展提供极富启发意义的参考作用。
十大建筑中有三个作品为中国年青设计师设计,三位年轻设计师是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师王澍、骏豪中央公园广场的设计师马岩松以及中国尊的设计师吴晨。骏豪•中央公园广场引入“城市山水”的理念,是马岩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挖掘实践,象山校园设计理念来自于对传统古代书院的“合院”形式的沿袭,在平面布局上采用“塔楼和院落结合”的布局方式,而中国尊则是构思源于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的意象。
“这让人很欣慰”,评委会主席、中国建筑评论家王明贤说道,“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这些作品更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我相信这样的作品能够代表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获奖名单:
中国尊
鸟巢国家体育场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上海金茂大厦
台北101大厦
广州电视塔
国贸三期
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