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一些规划建设中的误区也开始显露。由于各地对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的盲目追求,“铺摊子”、“摊大饼”成为许多城市一贯的发展思路,虽然不少地方领导官员经常大声疾呼要科学发展,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完全不顾及合理的功能定位和均衡的产业布局,一味向着“高、大、全”的目标前进,也失去了城市原有的特色。
“早晨出不来、晚上回不去”的状况令很多城市人苦不堪言,这不得不说是城市规划的一个败笔。一方面是原有城市规划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是新的规划并没有按照市场规律、产业分布精密论证,而是盲目扩建新城,造成土地、资金等资源的错配。而现有部分城市群建设存在区域重叠、功能重合、小而分散等问题,使得一些城市不但没有形成聚合效应,反而有了“割裂”的趋向,导致居住地服务配套不完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面对严峻的城市病,城市管理者应学会“放弃”。一方面,在对城市发展重新明确定位的同时,对不符合战略规划的产业功能要予以疏解。针对城市功能紊乱的病症,首先要做“减法”。如在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区人口不足1/4,其余人口都随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在周边7个卫星城。因此,对于大城市而言,合理外迁部分产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衡量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成效如何,副中心、新城的发展是重要指标。为了完善城市新城新区的功能,在区域内应该做好“加法”,避免“睡城”和“鬼城”带来的巨大浪费。
在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航向”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建设如何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至关重要。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城市,还要从国家政策上加强规划,摒弃高大全的思路,鼓励中小城市依据自身特色来发展,凭借自己的产业优势来进行定位。同时,各地政策要保持相应稳定,规划应适度超前,杜绝朝令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