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城镇化和科技创新构筑湖北科学发展新动力
省委副书记 张昌尔
实现湖北发展的“黄金十年”,最根本的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加快形成科学发展的新动力。激发城镇化这个最大的内需潜力,强化创新驱动这个最大的引擎,释放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已经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加快推进以“四化同步”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
现代化进程就是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着城镇化的不断提升。去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3.5%,居中部之首。跨进中等收入门槛的湖北,步入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广大农民追求美好新生活的迫切愿望,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简单测算,全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湖北作为内陆后发省份,城镇化扩内需的潜力更为突出。可以预测,我省城镇化率每提高1.2个百分点,将拉动经济增长近4个百分点。湖北对内需的依存度达90%左右,投资率达60%以上,消费市场具有突出的辐射力。全国城镇化进程所激发的巨大内需,无疑将为湖北提供持续而强劲的发展动力。
近几年来,我省相继启动了仙洪、鄂州、竹房城镇带等八个层面的试验区,积极探索“三化同步”主导下的“三个转变”——由单兵推进“三化”向产城农互动发展转变、由单一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就地就近城镇化转变、由人口数量城镇化向人口质量城镇化转变,涌现了监利福娃、大冶、鄂州和荆门等一批典型模式,开始走出一条既有效克服城乡二元结构又不以牺牲农业和生态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是坚持以工业化为龙头,着力构建工农互促、产城互动的统筹机制。
城乡统筹首先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突破,发展产业则要在强化转移农民、带动农业的作用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就是最好的抓手。几年来,我们狠抓“四个一批”工程,农产品加工业喷薄而发,成为全省工业增长最快最稳的第一支柱产业,去年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农业由此有了大工业深加工的有力带动,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大量农民由此转移为职工和城镇人口,有力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监利的“福娃”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产值过60亿元的大集团,带动所在新沟镇实现工业总产值81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9.5:1;带动发展现代农业基地和订单农业面积120多万亩;带动新沟镇城区面积扩大一倍,城镇化率高达54%。以福娃模式为标志,我省正在走出一条“兴工业、带农业、强城镇”的路子。
二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着力构建强农富民的长效机制。“三化协调”的根本出发点是补“三农”短板,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市民化。我们始终把建立强农富民的长效机制作为一个主要着力点,凡是“三化协调”发展得好的典型大多都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强劲的地方。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带动全省农民收入连年大幅增长,增幅持续三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2.87:1缩小到2.65:1。农民成为“三化协调”的最大受益者,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着力打造“三化协调”的高效平台。八个层面的试验区,已覆盖了全省56%的乡镇。镇域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紧密融合的最佳节点。福娃、稻花香等与农户和基地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多是在镇域成长壮大的。镇域强,县域则强。率先冲进全国县域“百强”的大冶市,镇域经济已占全市总量的70%,全省乡镇“十强”大冶就有其四。镇域是成本最低的城镇化平台。与大城市相比,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门槛更低,往往能够一步到位地实现“市民化”。镇域是构建协调的城镇体系和社会结构的突出重点。拉美出现的“大城市病”值得警惕。补齐小城镇这个短板,引导农民实现“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既是重要任务,也是必然趋势。近年来,全省就地务工的农民工比重已由过去的20%上升至40%,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就地转移能避免“空巢”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形成更和谐的社会结构。以镇域为平台的“三化协调”模式,已成为湖北探索的鲜明特色。
四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的紧密结合,着力形成高效发展的强大推力。
这几年是政府对“三农”、“三化协调”投入力度最大的时期,农产品加工成为政策力度最大的产业。各类试验区都形成了一套政策扶持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强调政府推动要与市场机制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策资源主要向龙头企业倾斜,着眼于通过市场主体来带动产业链和利益链;鼓励各地探索以市场办法破解要素瓶颈;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市场组织方式的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党政主导,规划先行,政策引领,多方筹资,产城互动,农民主体”的要求,完善顶层设计,着力务实创新,在强化“四化同步”的城镇化推进机制上狠下功夫。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制定土地、城镇、社区、产业“四规合一”的农村城镇化全域规划,做到理念新、起点高、有特色,强约束,“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子,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要把中心集镇作为“四化同步”的突出重点。切实形成产业园区和城镇、新社区“产城互动”的格局。要有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医疗、住房保障等待遇方面的制度接轨。
加快形成湖北创新驱动的新优势
科技创新历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当前,发达经济体将创造新的更高的生产力作为克服衰退的根本路径,我国也进入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是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支撑。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960.4亿元,增长18.6% ;获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分别列全国第4位、第5位;全省技术合同输出成交额居中部第1位。与此同时,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上形成了新的特色和优势。
一是东湖高新区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创新基地。作为全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和路径在这里先行先试,一大批高端人才和研发力量向这里汇集,一批批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成果在这里诞生,一个个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成长点这里萌发,领先全国的光电子、生物和激光三大支柱产业迅速崛起。通过与20多个市县共建“园外园”,形成了有效的创新辐射机制。这里已经成为全省的创新中心、国家的创新高地,与世界创新资源对接的平台。
二是探索出一条通过整合打造高水平“创新链”的路子。东湖高新区的生物研究院整合本地研发资源、吸引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和人才,从而在打造高水平创新链上取得显著成效。短短四年,光谷生物城的创新水平迅速提升至全国前三位。过去一些优势高校分别申报国家项目均未成功,而生物研究院以全新的综合优势再次竞争这一项目时却一举中的。这表明,生物技术研究院的综合集聚优势,产生了任何单一团队都难以比拟的连锁放大效应。目前,研究院已获得近10个新药平台建设项目,吸引了10多位院士和辉瑞等67个顶尖研发团队、1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50多个研发项目在此集聚,形成了中部生物技术创新的“谷地”和转化的辐射源。一批研发项目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极具产业前景。一流创新要素的集聚成为吸引生物产业汇集发展的强大磁场。四年时间,光谷生物城有400多家企业落户,2012年生物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比尔·盖茨也为这里的环境所吸引。在国家“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的筛选中,光谷生物城以突出优势入选,将赢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预计到2015年,基地将聚集各类生物企业1000余家,产值突破2000亿元。
三是开辟了创新要素“植入”产业的有效路径。我们积极构建农业“产业链”和“创新链”紧密结合的链式体系,选择粮、棉、油等10个优势领域,大力打造“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研发团队、一个生产基地、一个融资平台、一个部门”的“五位一体”体制,将科研力量全面融入育种、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等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构建科技与农业、加工业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了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同时,积极推动高校和科研单位与企业和产业结成紧密的技术联盟,推动政府科研项目计划向企业和产业倾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团队,大力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强研发力量和投入等等,正在发挥出日益显著的创新驱动效应。
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湖北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推动科技资源与产业、企业和基层的需要紧密结合,释放创新转化的巨大潜力,始终是一个根本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理念、机制创新,在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上狠下功夫。
一是要在大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突破。我省的一些重大的创新成果“花落别家”,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企业创新意识和自觉不够。要抓住当前宏观经济的倒逼机遇,大力引导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和产业集聚,引导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或组建创新战略联盟。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政府科研计划支持机制,以政府投入带动企业和社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二是要在打造高效的创新平台上取得突破。重点支持在光电、生物、新能源等产业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企业化的管理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发展一批围绕一个产业方向、打造一个创新平台、建设一个园区载体、集聚一批创新团队、发展一批创新企业的实体。鼓励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聚集各类创新要素和市场主体。
三是要在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产业链上取得突破。全面启动高新技术产业链、先进制造产业链建设,以重大技术、终端产品或产品群为指引,对产业链进行上中下游及服务配套的全链条设计。统筹配置创新资源,打造创新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围绕产业链调整全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批创新企业、建立一批重点创新平台、组建一批重点创新团队、形成一批产业化联盟组织、制定一套专门化的产业创新政策,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以深化改革激发城镇化和科技创新活力
深化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突出重点、从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瓶颈问题上率先突破。围绕新型城镇化,要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引导资源要素向城镇和农村流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机制。一是建立公共投入向城镇化倾斜的新机制。将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二是进一步创新县域金融机制。建立以贷存比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创新金融体系、金融工具,大力提升县域、镇域的融资能力。三是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和农民产权资本化、价值化的实现途径。积极发展股份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对旧村拆迁复垦节约出来的土地,既可以通过指标交易变现,收益全部返还给集体和农民,用于城镇化建设和农户拆旧补贴,也可以采取农民入股等方式统一经营,发展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保障农民长期收益。四是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地区率先建立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促进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的集约化经营,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平台进入城镇化和农村的大舞台。五是积极探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六是积极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围绕科技创新,要着力于健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体系,大力强化创新转化机制。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导向机制。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坚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的改制方向,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研发型企业。完善技术交易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加强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二是强化科技资源向产业和企业流动的机制。建立健全省科技协调统筹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推进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对从事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将其服务企业发展贡献、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的重要参考指标。改革科技评审评价制度,对应用型研究引入专利、技术合同、成果转化等市场评价方式和机制。设立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创新贡献奖。三是促进资本与创新的紧密结合。支持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机制,推进新三板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