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节能环保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减缓势头,并不完全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内部调整的表征。对于金融危机对出口造成巨大影响,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黄震表示,这表明我国长期处在出口产业链末端,以粗加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卖苦力的方式的出口创汇,而这种方式需要改变。
据介绍,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过大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为发达国家的4倍之多,比日本高9倍。工业占GDP的50%,工业占据了70%的能源消耗。
对于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刺激经济,周大地表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很好的方式。他说,虽然现在石油价格走低,但是也不能采用刺激原油消费的方法来加快经济增长。“节能是长期优先坚持的战略,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新的生产和消费增长点。并且在危机过后,能源高价将会卷土重来。”
在他看来,本次金融危机,恰恰是调整能源结构的机遇。今后优质能源发展空间包括将核电作为主要的发展能源,把天然气作为能源调整的重要部分,坚定地发展水电,在分析技术、经济和可行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官员称中国考虑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原定的到2020年时核电装机容量计划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调高为7000万千瓦或以上。目前,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约为900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3%。而以烧煤为主的火电装机却占到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76%,火电发电占总发电量的84%。
有专家指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还存在着两个误区——重行政命令,轻市场手段;重做大单位GDP能耗分母,轻做小社会总耗能。应该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将节能作为一个盈利市场来经营。
(摘自中国节能产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