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期刊在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省建设厅的具体领导下,全体编委、协办单位和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期刊的组稿、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项工作,期刊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1、编委会对今年《》的办刊思路指出了新的要求
元月21日,在武昌召开了《》编委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编委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共42人。编辑部汇报了《》2007年编辑、出版工作情况,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设想,各编委对《》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加强编委工作和组稿、编辑、发行工作、提高刊物质量、提升期刊地位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普遍表达了对期刊的支持和关心。《》编委会主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武孟灵,对期刊及编辑部2008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明确《》刊物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学会会员服务,把《》办成专业技术人员学术交流、展示成果的平台,为我省建设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出版的相关政策,执行科技期刊管理有关规定,倡导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编辑道德。
2、期刊出版发行基本情况
《》是学会内部交流的刊物,每季度末出版,今年共出版发行四期,一共4300册,总载文量79篇,总页码388P,平均每期97P。设置的栏目有: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与应用、市政工程、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暖通空调与热能动力、岩土工程、给水排水、信息化管理、道路与桥梁、节能与减排等,每期栏目,主要根据稿件的内容而定。封面选用2007年度湖北省优秀建筑工程设计获得一等奖的建筑和以奥运为主题的体育场馆建筑。如武汉协和医院外科病房大楼、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宁波会展中心区进出口展览展示大楼、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楼群;结合奥运会召开选用武汉体育中心场馆、塔子湖体育馆及武汉商业学院体育馆、英东跳水游泳馆、武汉东方马城等,将这些优秀建筑作品展示给读者。另外,还利用期刊平台宣传、介绍学会会员单位和期刊协办单位的情况,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宣传展示企业的业绩和成果,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
3、刊物的几个特点
(1)作者技术职务的层次比较高。今年刊登文章79篇,第一作者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名,正高职高级职务28名、占38%,副高职高级职称25名、占32%,中级职称17名占21%,其它7名占9%。
(2)获奖论文比较多。今年《》配合组织开展了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工作,本刊编辑部从中选择了29篇获奖论文陆续在本刊上刊登,及时地将一些优秀论文推荐给读者。
(3)关注城乡建设中的热点与重大工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两型社会,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建设领域的热点。今年本刊加大了关于建筑节能、污水减排这方面文章的报道,由去年的8篇增至12篇。如学会秘书长梁晓群的《四两拨千斤》介绍了法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作法和经验;武汉建筑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蔚写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与建筑应用》和中南建筑设计院张银安的《开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实用分析》,介绍了对再生能源研究与应用;中南市政院陈克玲高级工程师的《大型化工园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设计》和唐智的《建筑节水节能问题探讨》,介绍了关于污水减排、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等方面问题探讨与工艺技术。对当前大家关注的项目和重点工程施工技术也作了些报道,如《湖北省图书馆新馆方案创作》、《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高强钢异型节点多箱体柱超长焊缝高空焊接技术》等,这些论文表述了当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前卫思想理念,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4、严把质量关,提升期刊品味
《》是一种公益性的刊物,注重社会效益,这是我们办刊的宗旨。要把《》办成建设科技人员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比较喜爱的刊物,这就要求把好质量关、提高期刊的品味,为确保质量作了以下工作:
(1)、为了保证稿件质量,编辑部除刊登征稿启示广泛征集稿件外,还利用学会各种活动、会议宣传。对一些资深专家和作者,主动打电话,寄函等多种形式联系约稿,确保论文质量。
(2)、要求所属专业委员会、地方分会积极组织推荐在各种学术活动中有价值的专业论文。今年,结构、暖通空调、城市规划、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及建筑师分会都提供了不少好的论文。
(3)、建立稿件审查制度。本刊以编委为主体的专家审稿网络,不同专业的稿件,经过分类后,请各专业的专家审阅,根据专家的意见分别进行处理,或刊登、或请作者进一步修改、或退稿等,专家不同意刊登的文章坚决不登,不登人性稿,确保了文章的质量。
(4)、设置专职人员,提高办刊质量。以往由于人员不足,学会和编辑部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没有专职编辑。今年补充了人员,专职负责《》具体编辑工作。为了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由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联合举办《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业务学习班》,请一些资深编辑授课,着重就“期刊出版政策法规”、“编辑加工中常见问题辨析”、“科技期刊的标准及规范”、“新时期科技期刊经营策略和品牌创新”、“科技期刊的价值观”等一些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同时,聘请了武汉地区一些优秀科技期刊编辑在学习班介绍了他们办刊的经验,通过培训,使编辑人员对办刊物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对刊物编辑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编辑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2008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感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稿件来源还不够充足,供挑选的余地不大,稿件的专业面不够宽,学会有20多个专业委员会,规划、建筑、结构、市政、暖通空调、施工技术、岩土工程方面的稿件较多,其它专业的较少。
2、期刊网络还没有健全,稿件的电子版比较完整,但专家网络审稿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期刊版面设计要进一步规范化,编排要合理,提高印刷质量。
4、稿件注册登记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编辑与作者、读者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对刊物的反馈意见了解不够及时。
5、各专业审稿专家还需要相对稳定,对来稿应及时审阅,缩短稿件刊登周期。
三、2009年的工作设想
在新的一年里,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办刊宗旨,全面提高期刊质量。力争做到内容新颖、专业齐全、报道快捷,充分展示我省城乡建设新资讯、新成果、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会员。具体设想如下:
1、进一步加强组稿工作。今年不少专委会已经换届,希望各专委会新一届领导对《》给予积极的关爱和支持,动员广大会员踊跃投稿,特别是各位理事和常务理事要积极为本刊撰稿。编辑部要主动与各专业学术带头人、专家联系约稿,希望各位编委继续给予支持、积极撰稿,丰富期刊内容,提升刊物质量和影响力。
2、依靠专家严格把好审稿关。审稿是保证本刊质量的关键,审稿通不过的坚决不登。各专业要确定1-2名资深专家,建立相对稳定的审稿专家队伍。
3、信息化建设上一个新台阶。《》电子版将在网站上刊登,使广大会员和专家实现网上投稿、审稿、阅读和查询资料。
4、进一步加强工作流程管理,建全编辑、责任编辑、执行编辑、主编的岗位责任制,层层把关,确保差错率控制在达标之内。
2009年,《》在各级领导和编委会的关心支持下,全体编辑人员将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各司其职,在既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以更新的面貌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
《》编辑部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