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ǐng dé zhèn]  

景德镇

(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声明
本词条已参考行政区域类词条编辑指南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百科地理组一起交流。
景德镇市,别名 “瓷都”,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地级),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1] 
景德镇市处于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截至2016年,景德镇市下辖2区、1县级市、1县,常住总人口为165.48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0.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6.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1.7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7.4:55.5:3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989元。 [2-3] 
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4] 
中文名称
景德镇市
外文名称
Jingdezhen City
别    名
瓷都
行政区类别
设区的市
所属地区
江西省
下辖地区
2区1县1县级市
政府驻地
昌江区瓷都大道686号
电话区号
0798
邮政区码
3330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岸
面    积
5256平方千米
人    口
165.4896万人(2016年常住总人口)
方    言
赣语徽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瑶里古窑御窑乐平戏台大游山玉田湖翠平湖浮梁古城
机    场
景德镇罗家机场
火车站
景德镇站、景德镇北站
车牌代码
赣H

景德镇历史沿革

编辑
景德镇市,春秋时属楚东境。
九江郡番县地。
属豫章郡鄱阳县。
景德镇市 景德镇市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新平县,新平镇属之,以在昌江之南,又称昌南镇。武德八年(625年)撤县,开元四年(716年)复置,治所在新昌江口,故称新昌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浮梁。镇先后隶于新昌、浮梁县。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元代,浮梁县一度升为州,镇属州。明代州改称为县,此后景德镇在行政上一直属县辖区。
民国五年(1916年),浮梁县治从旧城(今浮梁县)迁至景德镇。民国十六至十八年(1927年—1929年),景德镇曾一度建市,称景德市。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930年—1934年)中国共产党曾在景德镇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组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从鄱阳县迁至景德镇,景德镇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重新合作,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景德镇设有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办事处,北部山区的瑶里设有留守处
景德镇自然风光 景德镇自然风光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和浮梁县解放,景德镇与县划开建市。5月4日成立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委员会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先后隶属东北行署上饶专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1953年6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1960年,浮梁县建制撤销,其行政区域划入市境。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乐平县划属市辖,并将鄱阳县属的鱼山、荷塘两个行政区域划归景德镇市辖。1985年,市辖乐平县和珠山、昌江、鹅湖、蛟潭四个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浮梁县建制,撤销鹅湖、蛟潭两区。1992年9月,乐平县撤县建市(县级市)。2009年,景德镇市辖乐平市浮梁县珠山昌江两区。 [2] 

景德镇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16年,景德镇市下辖2区:珠山区昌江区,1个县级市:乐平市,1县:浮梁县,13个街道、39个乡镇、204个居民社区、473个行政村。景德镇市政府驻昌江区瓷都大道686号。 [2] 
珠山区原名立马山,秦朝番君吴芮曾登山立马,故得名。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北与浮梁县毗邻,西南同昌江区接壤,昌江自北向南纵贯全。行政区划面积111平方千米,辖1个镇、9个街道,14个行政村、92个社区。是景德镇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六山两湖(黄山、九华山、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武夷山、鄱阳湖、千岛湖)风景区的中心,是全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所在地。 [5] 
昌江区地处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南部,以景德镇母亲河“昌江”而得名,南邻乐平,北接浮梁,西靠波阳,东临昌江,辖区内有国家级景德镇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景德镇昌南拓展区。景德镇市政府坐落于辖区之内。昌江区下辖6个乡镇(街道),35个村,36个居民社区,总面积405平方千米。境内丽阳古窑遗址是2005年重大考古发现,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闾庙地区保存着完整的明代街面和明代中期建筑群落,是昌江区古代文明的象征。 [6] 
乐平市 乐平市
乐平市因“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已有1800多年历史,总面积1980平方千米,辖16个乡镇、2个街道。这里诞生了与《通志》、《通典》合称“三通”的《文献通考》和《容斋随笔》;源发了得到周恩来同志以“美、秀、娇、甜”高度评价的赣剧饶河戏;保留了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艺、绘画、文学于一体被称为“中华一绝”的古戏台;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驸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状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进士郎”;记载了方志敏、红十军等革命先辈留下的光辉足迹。 [7] 
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处赣、皖二省交界处,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重点县(市、区)之一。东邻婺源县,西毗鄱阳县,南交乐平市和景德镇市昌江区,北连安徽省祁门县和东至县。县域面积2851平方千米,辖10个建制镇、7个乡。唐天宝元年(742年),“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更名为浮梁县,从此,浮梁之名沿用至今。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1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 [8] 

景德镇地理环境

编辑

景德镇位置境域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29°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2] 

景德镇地形地貌

景德镇属丘陵地带,坐落于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市区内平均海拔32米,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和西北部多山,最高峰位于与安徽休宁接壤的省界地带,海拔1618米。 [2] 

景德镇气候特征

景德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根据1981—2010年最新气象数据,景德镇城区历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805毫米。有气象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41.8℃(1967年8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10.9℃(1963年1月13日)。景德镇春季气候多变,时冷时暖,春夏之交常有冷暖气流交汇于境内,阴雨连绵;前夏梅雨期间,降雨集中,大、暴雨频繁,5、6、7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350毫米,极易导致洪涝灾害发生,出梅后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且湿度较高,会使人感到闷热难耐;秋季气温较为温和且雨水少;冬季常受西伯利亚(或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天气寒冷。 [2] 

景德镇水文概况

昌江河 昌江河
昌江西河南河,昌江为流经景德镇市的最大河流,西河、南河是其重要支流,于景德镇市区注入昌江。
昌江发源于江西省与安徽省交界处的山区,大致呈北南走向,由北向南注入鄱阳湖。历史上,昌江曾是景德镇对外交通最重要的通道。

景德镇自然资源

编辑

景德镇植物资源

景德镇市山区特征明显,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树为主,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湿地松苦槠甜槠栲树、栎类、枫香樟树木荷毛竹等。分布着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树种,如:南方红豆杉、银杏、闽楠红楠、三尖杉、七叶一枝花等,现已登记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有3.9余万株,其中古树名木群80余个,3万多株。

景德镇动物资源

景德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有20余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为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颈长尾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大灵猫小灵猫白鹇、鸳鸯、红腹锦鸡等。

景德镇矿产资源

景德镇的主要矿产有瓷石高岭土煤矿钨矿砂金铜矿萤石硫磺石灰石大理石等,特别是瓷石、高岭土和煤炭蕴藏最具特色。景德镇的高岭土在国际陶瓷界都具有影响;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是江西省的三大产煤区之一。高岭土是陶瓷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景德镇产的高岭土品质非常好,用它生产出来的景德镇瓷器,曾经代表着中国陶瓷制品的高端水平和上等品质,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国际上通用的高岭土学名——Kaolin来源于景德镇北部山区鹅湖镇高岭村边的高岭山。景德镇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乐平市。

景德镇人口民族

编辑

景德镇人口

截至2015年末,景德镇市常住总人口为1640515人,比2014年末增加1076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042219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53%,提高1.25%。全市出生人口21388人,出生率为13.08‰;死亡人口10220人,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6.83‰。人均预期寿命74.93岁。 [9] 
截至2016年末,景德镇市常住总人口为165.4896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143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1072207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9%,提高1.26%。全市出生人口22771人,出生率为13.82‰;死亡人口9754人,死亡率5.92‰;自然增长率7.90‰。人均预期寿命75.23岁。 [2-3] 

景德镇民族

景德镇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傣族黎族畲族15个民族。 [10] 

景德镇经济概况

编辑

景德镇综述

2015年,景德镇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06亿元,比2014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22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37.58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77.25亿元,增长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6.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5.9%。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33.90亿元,增长8.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6.2%。 [9] 
2016年,景德镇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0.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4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66.5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311.70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占比为7.4:55.5:37.1,与2015年的77.4:56.7:35.9比较,一产占比持平、二产占比下降1.2%、三产占比上升1.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9.22亿元,增长8.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5.8%。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989元,增长7.7%。 [2-3] 
固定资产投资
2015年,景德镇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0.88亿元,比2014年增长11.0%。其中,民间投资574.65亿元,增长14.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3.2%。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15亿元,下降21.3%;第二产业投资487.48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投资198.25亿元,增长24.7%。 [9] 
2016年,景德镇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83.64亿元,比2015年增长13.4%。其中民间投资603.23亿元,增长5.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77.0%。按产业分,第三产业投资增速迅猛,增长24.1%,固定资产投资的三次产业比例为1.1:67.5:31.4。财政总收入115.82亿元,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72亿元,下降2.1%。在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84.97亿元,下降4.8%,税收收入占比7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3.64亿元,增长13.4%。其中,民间投资603.23亿元,增长5.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7.0%。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64亿元,比2015年增长68.1%;第二产业投资529.00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投资246.00亿元,增长24.1%。 [2-3] 
财税收支
2015年,景德镇市财政总收入111.56亿元,比2014年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9亿元,增长10.3%。在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89.28亿元,增长9.6%,税收收入占比80.0%。 [9] 
2016年,景德镇市全市财政总收入115.82亿元,比2015年增长3.8%;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72亿元,下降2.1%。 [2-3] 
人民生活
2015年,景德镇市居民消费价格比2014年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01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6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198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508元,增长14.8%。 [9] 
2016年,景德镇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8元,比2015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8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76元,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78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8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176元,增长7.0%。 [2-3] 

景德镇第一产业

2016年,景德镇市农业总产值91.42亿元,比2015年增长4.2%。 [3] 
粮食
2015年,景德镇市粮食种植面积95373公顷,比2014年增加394公顷;粮食产量636044吨,增加6881吨,增产1.1%。其中,夏粮产量5950吨,增产14.8%;早稻产量185853吨,增产0.6%;秋粮产量444241吨,增产1.1%。全年谷物产量599647吨,增产1.0%。其中,稻谷产量589807吨,增产0.9%;小麦产量175吨,减产3.3%;玉米产量8855吨,增产3.8%。 [9] 
2016年,景德镇市粮食种植面积97022公顷,比2015年增加1649公顷;粮食产量647311吨,增加11267吨,增产1.8%。其中,夏粮产量6326吨,增产6.3%;早稻产量174219吨,下降6.3%;秋粮产量466766吨,增产5.1%。全年谷物产量610235吨,增产1.8%。其中,稻谷产量600385吨,增产1.8%;小麦产量196吨,增产12.0%;玉米产量9032吨,增产2.0%。 [3] 
经济作物
2015年,景德镇市棉花种植面积1096公顷,增加30公顷;棉花产量1647吨,比2014年减产8.8%。油料种植面积25056公顷,增加220公顷;油料产量37441吨,增产1.2%。糖料种植面积1052公顷,增加32公顷;糖料产量47799吨,增产2.3%。茶叶产量7193吨,增产8.5%。 [9] 
2016年,景德镇市棉花种植面积1087公顷,减少9公顷;棉花产量1655吨,比2015年增产0.5%。油料种植面积25018公顷,减少38公顷;油料产量37384吨,减产0.2%。糖料种植面积1049公顷,减少3公顷;糖料产量47768吨,减产0.1%。茶叶种植面积10510公顷,产量7710吨,增产7.2%;茶叶产量7710吨,增产7.2%。蔬菜播种面积31905公顷,产量101.55万吨,增产3.5%。 [2] 
畜牧业
2015年,景德镇市肉类总产量59800吨,比2014年下降2.0%。其中,猪肉产量46725吨,下降2.5%;牛肉产量2553吨,增长0.1%;羊肉产量227吨,增长2.3%;禽肉产量9556吨,下降0.5%。禽蛋产量10252吨,增长5.0%。牛奶产量261吨,增长26.1%。年末生猪存栏36.49万头,下降3.5%;生猪出栏56.77万头,下降2.8%。 [9] 
2016年,景德镇市肉类总产量61862吨,比2015年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48727吨,增长4.3%;牛肉产量2561吨,增长0.3%;羊肉产量228吨,增长0.4%;禽肉产量9602吨,增长0.5%。禽蛋产量10351吨,增长1.0%。牛奶产量266吨,增长1.9%。年末生猪存栏39.69万头,增长8.8%;生猪出栏58.31万头,增长2.7%。 [3] 
渔业
2015年,景德镇市水产品产量33929吨,比2014年增长3.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29926吨,增长3.1%;捕捞水产品产量4003吨,增长4.0%。 [9] 
2016年,景德镇市水产品产量34475吨,比2015年增长1.6%。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0485吨,增长1.9%;捕捞水产品产量3990吨,下降0.3%。 [3] 

景德镇第二产业

景德镇城市雕塑——火炬 景德镇城市雕塑——火炬
工业
2015年,景德镇市工业增加值383.59亿元,比2014年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1.02(不含军工涉密企业)亿元,增长9.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下降3.8%,集体企业增长1.8%,股份制企业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9%,私营企业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0.25亿元,增长7.5%;六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199.49亿元,增长9.2%;陶瓷工业实现增加值57.83亿元,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4.17亿元,增长4.0%。利税总额95.25亿元,增长3.7%。利润总额48.50亿元,增长4.3%;其中股份制企业28.37亿元,增长7.9%;集体企业0.22亿元,增长6.9%;私营企业16.57亿元,增长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23亿元,下降1.9%;国有企业亏损0.90亿元,增亏0.34亿元。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2.17亿元,增长14.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3%。 [9] 
2016年,景德镇市工业增加值408.48亿元,比2015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38(不含军工涉密企业)亿元,增长8.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8.9%,集体企业增长0.8%,股份制企业增长8.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9.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2.12亿元,增长6.1%;六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202.21亿元,增长9.6%;陶瓷工业实现增加值57.84亿元,增长10.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50.53亿元,增长6.3%。利税总额98.64亿元,增长3.2%。利润总额54.21亿元,增长11.3%;其中股份制企业30.05亿元,增长5.1%;集体企业0.22亿元,下降3.0%;私营企业21.79亿元,增长3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58亿元,增长32.8%;国有企业亏损3.44亿元,增亏2.55亿元。 [3] 
①陶瓷业
2016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增加值87.2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陶瓷工业增加值57.84亿元,比2015年增长10.5%。瓷博会期间,共吸引了930多家境内外参展企业展示和交流,参会客商达3000余名,期间累计外贸订货额1.81亿美元,内贸订货额12亿元,现场交易额7180万元。 [2] 
②汽车业
2016年,景德镇市生产汽车11.06万辆,实现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13.17亿元。 [2] 
③航空业
2016年,景德镇市规上工业航空产业增加值2.02亿元,比2015年增长达13.0%。形成了3家直升机整机厂齐头并进、40多家直升机产业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规模化产业集群。 [2] 
④工业园区
2016年,景德镇市工业园区企业资产高达543.31亿元,比年初增长15.6%。分园区看,高新区资产总计213.68亿元,增长5.0%;陶瓷工业园区资产总计154.13亿元,增长2.2%;乐平工业园区资产总计175.50亿元,增长51.9%。
2016年,景德镇市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增加值214.3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2.5%,比2015年增长8.7%。分园区看,高新区工业增加值84.49亿元,增长11.7%;乐平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82.02亿元,增长5.1%;陶瓷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47.78亿元,增长7.8%。
2016年,景德镇市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3.42亿元,比2015年增长5.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2.51亿元,增长3.6%。分园区看,高新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4.81亿元,排名全省工业园区第17位,增长9.9%;乐平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7.19亿元,排名全省工业园区第34位,增长7.9%;陶瓷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43亿元,排名全省工业园区第49位,增长4.1%。 [2] 
建筑业
2016年,景德镇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3.99亿元,比2014年增长7.5%。 [9] 
2016年,景德镇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8.03亿元,比2015年增长7.2%。 [3] 

景德镇第三产业

瑶里 瑶里
国内贸易
2015年,景德镇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26亿元,比2014年增长10.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5.74亿元,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52亿元,增长9.7%。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55.7%;汽车类零售额增长6.5%。 [9] 
2016年,景德镇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61亿元,比2015年增长11.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64.17亿元,增长12.0%;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亿元,增长10.7%。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38.5%;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1.2%。 [2-3] 
对外经济
2015年,景德镇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02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2.3%。其中,出口7.75亿美元,增长2.2%;进口0.27亿美元,增长5.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7.48亿美元。生产型出口总额5.76亿美元,下降18.0%。新签合同外资项目16个。合同外资金额1.53亿美元,下降23.7%。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增长13.6%。 [9] 
2016年,景德镇市货物进出口总额6.66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17.0%。其中,出口6.45亿美元,下降16.7%;进口0.21亿美元,下降24.1%。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6.24亿美元。生产型出口总额5.3亿美元,下降7.9%。新签合同外资项目11个,实际利用外资1.88亿美元,增长9.7%。 [2-3] 
房地产业
2015年,景德镇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7.44亿元,比2014年下降25.8%。其中,住宅投资23.82亿元,下降21.9%;办公楼投资0.29亿元,下降67.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38亿元,下降46.9%。 [9] 
2016年,景德镇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2.88亿元,比2015年增长56.3%。其中,住宅投资37.61亿元,增长5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92亿元,增长22.3%。 [3] 
旅游业
2015年,景德镇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3112.59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20.4%;其中,境外旅游人数42.47万人次,增长14.9%。旅游总收入261.32亿元,增长30.1%;其中,旅游创汇1.64亿美元,增长19.9%。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8%。 [9] 
2016年,景德镇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3981.37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27.9%;其中,境外旅游人数43.76万人次,增长3.1%。旅游总收入359.26亿元,增长37.5%;其中,旅游创汇1.94亿美元,增长18.1%。拥有国家A级景区20个,其中,5A级景区1个:古窑民俗博览区,4A级景区7个。 [2-3] 
金融业
2015年,景德镇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15.10亿元,比年初增加62.70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10.92亿元,增加61.40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99.78亿元,增加74.30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99.08亿元,增加75.33亿元。 [9] 
2016年,景德镇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9.00亿元,比年初增加133.90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40.47亿元,增加129.5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74.33亿元,增加74.55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74.32亿元,增加75.24亿元。 [3] 

景德镇社会事业

编辑

景德镇科技事业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创建于1969年12月,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的以直升机型号研制和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为使命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研究所现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00余人,高级工程师300多人,国家级、部级专家8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511人才”14人,研究员90余人。
研究所拥有总体气动、结构强度、旋翼设计、航电火控、飞行控制、液压传动、环境控制、信息技术等40多个专业和系统设计试验研究室16个;具有覆盖13吨级以下军、民用直升机常规设计、试验的手段和设施,设计研究手段先进,技术开发力量雄厚。其中,直升机旋翼试验塔、工程模拟器、地面联合试验台等设施填补了中国内行业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直升机旋翼试验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能够进行并行工程设计以及总体、系统仿真以及静强度、振动、疲劳、航电系统、非航电系统、电气系统、燃滑油系统、武器系统、飞机地面动力等多种试验。2002年通过了GJB9001A—2001质量体系认证。
景德镇602所:主要进行中国直升机设计和研究,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是中国唯一以直升机设计、试验和相关课题研究为目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单位,与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关系紧密。

景德镇教育事业

截至2015年末,景德镇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8.3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85万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0.82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50万人。全市专任教师1.55万人,其中高等学校专任教师0.20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0.7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77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53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小学生升学率83.02%。 [9] 
截至2016年末,景德镇市各级在校学生数28.70万人,较2015年增加0.71万人,增长2.5%。其中,高等教育学生数为3.44万人,较2015年增加0.26万人,增长8.2%;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0.77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9.12万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9.53年提升到9.59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生升学率81.37%。全市专任教师1.59万人,其中高等学校专任教师0.16万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0.7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5.46万人。 [2-3]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文化事业

2015年,景德镇市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演出113场次,观众658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共5个,藏书96.8万册。 [9] 
截至2016年末,景德镇市有电影放映单位数9个,专业剧团2个,演出591场,观众达92.11万人次;拥有群众艺术馆6处,演出113场次,观众人数6.58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共5个,总藏书量达101.1万册。 [2-3] 
昌南大道陶艺墙 昌南大道陶艺墙

景德镇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末,景德镇市有卫生机构1074所,其中医院30所;拥有病床7608张;卫生工作人员1143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683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984人,注册护士3879人。 [9] 
截至2016年末,景德镇市拥有卫生机构1089所,其中医院30所;拥有病床7778张;卫生工作人员1149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823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06人,注册护士3991人。 [3] 

景德镇体育事业

2015年,景德镇市县及县以上运动会2场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1570人次。全年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牌数250枚,其中,金牌88枚,银牌84枚,铜牌78枚。 [9] 
2016年,景德镇市县及县以上运动会2场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1464人次。全年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牌数257枚,其中,金牌64枚,银牌112枚,铜牌81枚。 [3] 

景德镇劳动就业

2015年,景德镇市城镇新增就业2.96万人。年末城镇就业率为96.8%。 [9] 
2016年,景德镇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8.7%;失业保险基金征缴额2849.13万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4.0%。年末城镇就业率为96.6%。 [2-3] 

景德镇社会保障

2015年,景德镇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3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8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72.4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基金征缴总额7.2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6万人。 [9] 
2016年,景德镇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和300元。完成7182套(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发放廉租补贴5649户。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45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金征缴额15.20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68.1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基金征缴总额6.54亿元。 [3] 

景德镇环境保护

2015年,景德镇市森林覆盖率65.73%;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为97.4%,水质稳定;全年空气质量指数均值为65,评价为良好,优良天数出现频率为90.1%。 [9] 
2016年,景德镇市森林覆盖率65.73%;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为87.2%,水质稳定;全年优良天数为330天,优良天数出现频率为90.2%。 [2-3] 

景德镇交通运输

编辑

景德镇交通

景德镇市拥有皖赣铁路,杭瑞、景鹰、德昌、景婺黄四条高速公路,景德镇机场是中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已经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2] 
公路
1.国家高速G56杭瑞高速公路东西向横贯全境,向西经九江可达武汉、合肥、南京、南昌,向东可抵上海及浙江省的各大中城市。2.G35济广高速公路通车加强了高速的南北交通。
3.景婺黄(常)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生态和旅游线路,地方加密高速,让景德镇成为了重要高速枢纽城市。
4.G206国道南北向纵贯全市,其运量逐渐被高速公路分流。安景高速公路使得景德镇通江达海。
铁路
景德镇是江西的铁路枢纽。将建成的景德镇新客运站沟通新皖赣,九景衢,阜鹰汕多条线路。新客运站正在规划中,将成为景德镇特色客运站新皖赣,九景衢,阜鹰汕在新客站交叉。阜景铁路开建。
1.皖赣铁路经复线电气化扩能改造后,时速达到200—250千米,北接京沪线可达上海及中国北方,南连新浙赣与鹰厦线通往浙江和福建。
2.九景衢铁路西接九江铁路枢纽,东接浙江衢州和京福高铁,复线电气化,设计时速达到200千米,使得景德镇到上海的时间缩为4个小时。2013年9月12日九景衢江西铁路公司成立,2013年10月份开建,2017年完工通车。
3.安景铁路是一条联络线,复线电气化,时速200—250千米,其连同了安徽的安庆,为江西增加了一个出省的通道,连接了一个新的通往合肥,进京的道路。
水运
景德镇市境内主要通航河流有昌江河乐安河2条。昌江市区至鄱阳县凰岗镇段通航等级为5级;乐安河乐平市区至万年县石镇镇段通航等级为3—5级不等。
景德镇的水运主要依于昌江,历史上曾是全球最繁忙的水运路段,、随着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昌江水位较浅,通航能力所限,水运在当今景德镇对外交通中的作用已大为下降,只是一个辅助的运输渠道。
航空
景德镇机场为4C级民用机场,属全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由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投资1.4亿元的景德镇机场改扩建项目已经竣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能力提高到50万人次。
景德镇机场在原来的罗家机场基础上改造而成,外地人一般称景德镇机场,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北面浮梁县洪源镇罗家村,距市区约6千米。机场始建于1959年,当时飞行区等级为1B级。1992年9月,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景德镇市政府耗资2亿元将机场扩建,1996年7月新机场正式投入营运。

景德镇运输

2015年,景德镇市货物运输总量2956.20万吨,比2014年增长57.8%。客运总量1863.04万人次,下降4.1%。 [9] 
2016年,景德镇市货物运输总量3120.18万吨,比2015年增长6.0%。客运总量1859.33万人次,下降0.1%。 [3] 

景德镇历史文化

编辑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 [11-12] 

景德镇市花市树

1985年9月26日,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景德镇的樟树干粗枝壮,冠大叶茂,体健寿高,苍劲古朴,姿态雄伟,它象征着瓷都历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市花。景德镇市的茶花,品种计有60多种以“赤丹”、“西施面”最为名贵,属中国稀有之品种。

景德镇瓷器历史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陈志岁《景德镇》诗:“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朴实地纪载了“瓷都”的历史形迹,且写出了景德镇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13] 

景德镇瓷矿遗址

1.高岭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北50千米鹅湖镇高岭山,遗址分布在方圆10平方公顷的范围内。
2.三宝蓬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东南约12千米。
3.陈湾瓷石矿遗址,位于景德镇市西南约20千米鱼山乡陈湾村附近。
4.大洲瓷土矿遗址,位于景德镇西北约45千米浮梁县黄坛乡境内,矿床属花岗岩风化残积型
5.马鞍山制匣土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东南约2千米马鞍山。

景德镇地方特产

编辑
景德镇人的饮食习惯一般喜辣,正餐中的许多菜式基本都放入辣椒调味。景德镇小吃以街头巷尾或路边的小吃店最具特色。瓷都三大特有小吃:冷粉饺子粑碱水粑
苦槠豆腐:是瑶里高山上苦槠子为原料制作,另外有苦槠粉丝、苦槠粉皮、橡子豆腐、橡子粉丝、橡子粉皮、葛粉条等。
清明粑:清明节的时候,景德镇的人们也会做这种粑,这时候人们称它为清明粑,是清明节的必吃的东西之一。将青艾、草汁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馅甜咸均可。咸的是包猪肉末、榨菜末、鲜笋末,甜的一般包芝麻。
炒米粉:景德镇人会把粉拿来炒,和凉拌的粉不同,它是排粉。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因为米粉韧性很高,久炒不碎、韧而不硬。
冷粉:冷粉又叫凉拌的粉,制作时将米粉放在锅里煮开,捞起加以葱姜蒜辣椒等调料拌匀,还有香料、芝麻油等。
煎饼:景德镇的煎饼不同于山东煎饼。它的形状跟荆州的水煎包差不多,皮更薄。里面的料有三种,韭菜豆干馅,辣椒包菜馅和虾仁萝卜丝馅。跟饺子粑的料很像。
碱水粑:碱水粑,是景德镇特有的地方小吃,制法简单,可久储不坏。它以大米磨浆,掺以碱水,用特制粑筛猛火蒸熟,厚约10厘米。食用时切成薄片,以本地烟薰腊肉、大蒜等炒食。
除此之外,还有景德板鸡、辣椒耙、印子耙、油条包麻子、龙姣瓜子、乐平狗肉等。 [14] 

景德镇风景名胜

编辑
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截止到2012年,景德镇市拥有国家4A级景区6个,分别是古窑·民俗博览区、高岭·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洪岩仙境风景区、德雨生态园、中国瓷园;国家3A级景区3个,分别是金竹山寨、雕塑瓷厂明清园、江西怪石林。 [15] 
湖田古窑遗址,湖田窑是中国五代、宋、元三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属于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原御窑厂遗址内,御窑厂是元、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属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17] 
龙珠阁,位于景德镇珠山旧址之上。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代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后称“龙珠阁”。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 [18] 
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住宅多处,500多年历史,品陶斋现为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属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旅游景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19] 
国家4A级旅游景点: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和红塔、景德镇市得雨生态园、洪岩仙境风景区、锦绣昌南中国瓷园 [15] 
国家3A级旅游景点:冷水尖、明清园、金竹山寨、怪石林、莲花塘、诸仙洞、玉田水库、三宝国际陶艺村、三闾庙古街等。

景德镇著名人物

编辑
赵慨(304—?)字叔朋,河北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晋代陶工,景德镇瓷器师祖。早年在福建、浙江、江西为官,因不趋炎附势,疾恶如仇,得罪上司和僚属,遭奸臣所害,降职贬官,来到新平镇隐居。
何稠,隋代著名建筑家,工艺家。隋代,何稠为研制琉璃瓦,曾专程前来景德镇进行试烧。经过反复试验使烧成温度大为提高,使景德镇陶瓷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陶玉,唐武德(618—626)中昌南镇(今江西景德镇)人。将所造瓷载入关中,称为假玉器,具贡于朝,于是昌南镇名闻天下。名曰陶窑,《浮梁县志》。
霍仲初,昌南镇东山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进御”,使新平县昌南镇瓷器一举名天下。霍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霍窑”。
唐英(1682—1756年),清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
王步(1898—1968年),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
王大凡(1888—1961年),专攻陶瓷艺术创作,是一个多产的陶瓷艺术家。
刘仲卿(1898—1969年),9岁开始学艺,从事陶瓷艺术67年。
另外还有:刘雨岑(1904—1969年)、杨海生(1922—1970年)、徐播生(1891—1966年)、曾龙升(1900—1964年)、潘庸秉(1900—1961年)、龚耀庭(1910—1975年)、珠山八友,等等。
现今景德镇有许多工艺美术家在陶瓷美术创作领域:王锡良张松茂秦锡麟唐自强刘远长汪洋钟辉钟剑一鸣魏卿蓝国华汪鹏汪洲谢勤江立会赵集富等等。截止2013年共6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景德镇城市荣誉

编辑
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20-22] 
全国双拥模范城 [23-25]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 [26-27]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7-28]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7-29] 
国家园林城市 [27-28]  [30-31] 
国家森林城市 [32-33]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7-28]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7-28] 
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27] 
中国十佳古城 [28] 
江西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先进城市 [28] 
江西省文明城市 [28] 
江西省卫生城市 [28]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34]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收起
词条标签:
城市 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