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饽饽"是满族人对多种面食的统称。
[1]
饽饽是满语词汇,至今仍为满族人民所袭用。饽饽的原料为糜子、粘谷和粘高粱。是满族人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满族人民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糜子加工去皮后俗称大黄米。粘谷加工去皮,称为小黄米。粘高粱加工去皮叫粘高粱米,这三种米经碾磨加工,粉碎成 “面状”,然后才能制成各种饽饽。
[2]
满族是渔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抗饿,慢慢地养成了在居家日常饮食中也吃饽饽的习俗,并且在婚丧礼俗以及祭祀祖先和敬神时也多用各种饽饽。随着满族人入主中原,也将这一习俗带入关内,成为北京一带的各种小吃,如“萨其马”、“驴打滚”等已成为有名的小吃。清中期后,各大城市都有饽饽铺子,做各种饽饽,较出名的有“大八件”、“小八件”等。
在湘赣边,赣语系方言地区“饽饽”是鸡蛋的方言叫法。
- 中文名
- 饽饽
- 英文名
- bun cake
- 主要食材
- 粘米
- 分 类
- 满族食品
- 口 味
- 颜色金黄,有粘性,味香可口
- 拼 音
- bōbo
饽饽注音解释
编辑(2) [pasery] 〈方〉∶馒头
饽饽典故
编辑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说话间,姨奶奶吃完饽饽。”
饽饽文化历史
编辑满族把一切干粮类食品都叫做饽饽。满族是渔猎民族,长期在野外捕猎和征战,携带黏食类饽饽,既省事又抗饿,慢慢地养成了在居家日常饮食中也吃饽饽的习俗,并且在婚丧礼俗以及祭祀祖先和敬神时也多用各种饽饽。随着满族人入主中原,也将这一习俗带入关内,成为北京一带的各种小吃,如“萨其马”、“驴打滚”等已成为有名的小吃。清中期后,各大城市都有饽饽铺子,做各种饽饽,较出名的有“大八件”、“小八件”等。
满族的饽饽是满族人民,尤其是满族妇女智慧的结晶,经过多年的总结和发展,到清朝末年,达到了鼎盛时期。品种上花样翻新,用途上除食用外,在满族生产、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都能看到饽饽的存在。
以制作饽饽的材料分类,有黏面饽饽、笨面(不黏)饽饽和菜馅饽饽。黏面饽饽比较普遍,常见的是黏豆包、黄面饼子、苏叶饽饽(也叫苏耗子)、水团子(也叫漂饼)、打糕、切糕、打糕豆面卷子(也叫“驴打滚”)等。笨面饽饽有小米面馒头、撒糕(也叫散装)、发糕(也叫枣糕)、锅出溜儿等。宫廷中,慈禧太后喜欢吃的玉米面小窝头,也叫黄金塔,后来在民间也盛极一时。菜馅饽饽有饺子、菜团子、酥盐饼、山韭菜馅黏饼等。从制作方法上分,有煮、烙、蒸、油炸等。煮饺子直接叫煮饽饽,烙蒸的饽饽比较实用和普遍,而油炸类饽饽大部分是在过年过节和祭祀时用。
吉林将军府和乌拉街打牲总管衙门向朝廷进贡时,仅饽饽就有“米团饽饽、搓条饽饽、豆面剪子股饽饽、打糕夹肉搓条饽饽、打糕饽饽、撒糕饽饽、豆面饽饽、豆铲饽饽、叶子饽饽,水团子饽饽、鱼儿饽饽”等,有很多品种还有,有的已很少见了。如豆面剪子股饽饽已经很少有人做了,因为其做法比较复杂,要将黄黏米洗净泡开,蒸熟后置于黄豆面上,用木榔头捶打成泥状,随打随拌入炒黄豆面,打好后搓成细条,并弯成剪子把的形状,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才可食用。
满族在制作和食用饽饽时有很多忌讳和说道,如婚礼上的子孙饽饽,煮时要煮八分熟,吃时不能一口吞一个,要分两三口吃,一边还有人问“生不生”,新娘得说“生”,意味多生子女。祭祖祭神用的打糕不能用第一糟子打出来的,因为第一糟子打出来的叫擦台糕,是不干净的,第一锅蒸饼也是同理,不干净的食品对神是不敬的。
[3]
- 参考资料
-
- 1. 钱国宏. 满族的“饽饽”[J]. 社区, 2011, (24):41-41.
- 2. 满族喜用的食品——饽饽 .松原文化网[引用日期2015-01-15]
- 3. 满族饽饽 .松花江网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