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汉语一级字,读作jiào或xué,最早见于甲骨文
[1]
,其本义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即《说文解字》所谓的“觉悟也”,对应读音为jiào,读作xué时原本专用于表示接受教育,由此引申出互相讨论、模仿、注释、讲述、知识等含义。
- 中文名
- 学
- 拼 音
- jiào;xué
- 注 音
- ㄐㄧㄠˋ;ㄒㄩㄝˊ
- 繁 体
- 學
- 结 构
- 上下结构
- 部 首
- 子
学汉字源流
编辑学,会意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学”字是由“两只手朝下的形状(图A1,有以两手帮助、扶掖、提携、教导之意)”、“爻(图A2,古代组成“八卦”中每一个卦的长横短横,长短横互相交错成“爻”,便表示物象的变动、变化,知识无穷)”和“一间房子的侧视形(图A3,表示这房子是学习的地方)”组成。之后,在周代早期的“盂鼎”里出现的金文中的“学”字(图B)的“房子”里增加了个“子”,表示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场所是“学”(一种教育机构,即学校),表达的意思趋于具体完备。在金文的基础上,“学”字发展为的秦篆(小篆)中的“学”字(图C)、汉隶中的“学”字(图D)和楷书中的“学”字(图E)。隋代时,禅师智永所著《草书千字文》中的草书“学”字(图F)经过楷化便成了现代的简体“学”字(图G)。
[1]
在字义上,“学(jiào)”字的本义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即表示“进行教导”,读作xué时原本专用于表示“接受教育”,引申而指“互相讨论”、“效法,模仿”、“注释,笺疏”、“讲述,说”、“知识”等。
[5]
学详细释义
编辑读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jiào | 动词 | 教导,现作“教”。 | give lectures | 张揖《广雅·释诂四》:学,教也。 | |
xué | 动词 | 接受教育。 | study;learn | 顾野王《玉篇·子部》:学,受教也。 | 学习 |
知晓,觉悟。 | become aware of
| 顾野王《玉篇·子部》:学,觉也。 | |||
互相讨论。 | discuss |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四年》:哀王者,帝之少弟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 | 讲学 | ||
注释,笺疏。 | annotate | 张揖《广雅·释诂二》:学,识也。 | |||
效法,模仿。 | imitate;mimic | 《墨子·贵义》:贫家而学富家之衣食多用,则速亡必矣。 | 调嘴学舌 | ||
讲述,说。 | speak | 陆龟蒙《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背蓬》: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 | |||
描画;书写。 | describe | 江淹《空青赋》:写云图气,学灵状仙。 | |||
如,像。 | like | 何逊《与虞记室诸人咏扇诗》:如珪信非玷,学月但为轮。 | |||
名词 | 一种教育机构。 | school | 张揖《广雅·释宫》:学,官也。 | 学校 | |
泛指知识。 | learning | 《墨子·修身》: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品学兼优 | ||
知识方面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 | theory |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 学说 | ||
同一门类系统的知识中由于见解等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 school of thought | 《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 | 学派 | ||
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 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 | 周邦彦《汴都赋》:又有律学以议刑制,算学以穷九九。 | 学科 | ||
接受教育的人。 | learner | 陆倕《石阙铭》:置博士之职,而著录之生若云;开集雅之馆,而款关之学如市。 | 后学 | ||
通“鸴”,鸟名用字。 | 《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学鸠 | |||
姓。 | 郑樵《通志·氏族略五》:学氏,见《姓苑》。 | ||||
形容词 | 通“礐”,山多大石的样子。 | 刘熙《释名·释山》:礐,学也,大石之形学学然也。 | 学学 |
学古籍解释
编辑学说文解字
【第三下】【教部】
学说文解字注
【卷三】【教部】
斆,觉悟也。
注:“斆”、“觉”㬪韵。《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谓觉悟也。《记》又曰:“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按:《兑命》上“学”字谓教,言教人乃益己之学半。教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枚颐伪《尚书·说命》上字作“斆”,下字作“学”,乃已下同《玉篇》之分别矣。
从教、冂。
注:会意。
冂,
注:逗。
尚蒙也。
注:冂下曰:“覆也。”尚童蒙,故教而觉之,此说“从冂”之意。详古之制字,作斆从教,主于觉人。秦以来去攵作“学”,主于自觉。《学记》之文,学、教分列,已与《兑命》统名为学者殊矣。
臼声。胡觉切。
注:三部。后人分别:斆,胡孝反;学,胡觉反。
学,篆文“斆”省。
学康熙字典
【寅集上】【子部】学
《唐韵》:胡觉切,《集韵》、《韵会》、《正韵》:辖觉切,并音鸴。《说文》:觉悟也,本作“斆”,篆作“学”。《增韵》:受教传业曰学。朱子曰:“学之为言效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书·说命》: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礼·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又学校,庠序总名。《礼·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
又姓。见《姓苑》。
又叶许既切,音戏。《前汉·匡张孔马叙传》:乐安裒裒,古之文学。叶下司,司音细。
又叶后教切,音效。傅毅《廸志诗》:训我嘉务,惠我博学。叶上诰。
四库全书本《说文解字》书影 [9] | 同文书局本《康熙字典》书影 [11] |
《说文解字注》书影 [10] |
学字形书法
编辑学字形对比
学书写演示
学各体书法
隶书 [12] | 楷书 [13] |
行书 [14] | 草书 [15] |
学音韵汇集
编辑字头 | 小韵 | 韵目 | 韵部 | 韵母 | 反切 | 声调 | 声母 | 声符 | |
---|---|---|---|---|---|---|---|---|---|
上古音系 | 学 | 学 | 觉 | 学 | |||||
广韵 | 学 | 学 | 觉 | 觉 | 胡觉 | 入声 | 匣 | ||
中原音韵 | 学 | 学 | 萧豪 | 萧豪齐一 | 入声作平声 | 晓 | |||
学 | 学 | 歌戈 | 歌戈撮 | 入声作平声 | 晓 | ||||
洪武正韵 | 学 | 效 | 十三效 | 爻 | 胡孝 | 去声 | |||
学 | 学 | 六药 | 阳 | 辖觉 | 入声 | ||||
分韵撮要 | 学 | 学 | 第十刚讲降角 | 角 | 阳入 | 晓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陈政 著.字源谈趣.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118-119
- 2. “学”字的字源字形 .汉典[引用日期2018-12-18]
- 3. 魏励 编.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年01月第1版:16
- 4. 陈江风,刘秋瑞 编著.平水韵常用字表//走进格律诗殿堂:格律诗创作与吟咏.郑州:大象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299-300
- 5. 谷衍奎 编.汉字源流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01月第1版:724-725
- 6.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编纂.汉语大字典:九卷本.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10年04月第2版:1092
- 7.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 第4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241-251
-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06月第6版:1478-1480
- 9. 刘野 编.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第80册 经部 小学类.长春;深圳: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海天出版社,2005年05月第1版:83
- 10. 鲁仁 编.中国古代工具书丛编(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131
- 11. 清·张玉书,等 编纂.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280
- 12. 学的隶书书法 .汉典[引用日期2018-12-18]
- 13. 学的楷书书法 .汉典[引用日期2018-12-18]
- 14. 学的行书书法 .汉典[引用日期2018-12-19]
- 15. 学的草书书法 .汉典[引用日期2018-12-19]
- 16. “学”字的音韵方言 .汉典[引用日期2018-12-18]
- 收起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