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整理
微信红包头条
- 中文名
- 建筑
- 外文名
- Architecture
- 三要素
- 经济、适用、美观
- 分 类
-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用建筑
建筑词语概念
编辑建筑基本信息
【词目】建筑
【拼音】jiàn zhù(台湾jiàn zhú)
【注音】ㄐㄧㄢˋ ㄓㄨˊ
【英语】building
建筑基本解释
既视建筑。
画与建筑。
或兼建筑。
建筑一座高楼。
建筑桥梁
建筑 jiànzhù
建筑引证解释
1、建造;建立。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七:“﹝年羹尧﹞建筑郃阳城堡,不行题请,擅发银两。”老舍《四世同堂》五十:“以特务支持政权,等于把房子建筑在沙滩上。”巴金《还魂草》:“凡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用种种方法来维持自己的幸福,这样的人是不会活得长久的。”
1989年《睢县志·古建筑》:“袁家山(袁可立别业),……周围有浅水环绕,整个建筑望去如一船浮于水上。”
建筑历史含义
编辑根据罗马时代的建筑家维特鲁威所著的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建筑十书》的记载,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备用(utilitas,实用)、强(firmitas,坚固)、美(venustas,美观)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特点,应确立艺术的且科学的观点。
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建筑项目都会由专案经理和建筑师负责统筹,由各级的承建商、分判商(Sub-contractor)、工程顾问、builder、工料测量师、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专业人士)负责监督。
要成功地完成每个建筑项目,有效的计划是必需的,无论设计以致完成整个建筑项目都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项目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冲击、建立建筑日程安排表、财政上的安排、建筑安全、建筑材料的运输和运用、工程上的延误、准备投标文件等等。
近10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5362亿上升到2012年的135303亿元,涨幅将近9倍,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幅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球建筑市场价值约7.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3.4%。预计到2020年,其价值将达到12.7万亿美元,接下来的十年里将增长70%。到2020年,建筑业将占全球GDP的14.6%。未来10年,全球新兴市场的建筑业规模将扩大1倍,达到6.7万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的建筑市场规模将接近10万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到2015年,全球将出现23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这将极大地推动建筑业全球化,并为传统建造商之间的战略整合提供机会。
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智研咨询资料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我国建筑节能蓝图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
建筑行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并且要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还要在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建筑的本义]
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讲,动物有意识建造的巢穴也可算作建筑。西哲有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
建筑中国传统
编辑具有朴素淡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砖瓦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构件
),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间距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的清晰、有序和稳定。由于木质材质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间,古代建筑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间,组成庭院。庭院是建筑的基本单位,它既是封闭的,又是开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树木,仰观风云日月,成为古人“天人合一”观念的又一表现,也体现了中国人既含蓄内向,又开拓进取的民族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单个建筑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纵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其中宫殿、寺庙一类比较庄严的建筑,往往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地纵向布置主要建筑物,两侧对称的布置次要建筑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
古建筑(20张)
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中式建筑重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主要部位作重点装饰,如窗檐、门楣、屋脊等,布局多为均衡式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至佛教传入后,出现了楼阁佛塔,高建筑才得以盛行。建筑的一切艺术加工也都是对结构体系和构件的加工,如色彩、装饰与构件结合,构成了丰富绚丽的艺术成就,雕梁画栋,形体优美而色彩斑斓;楹联匾额,激发意趣而遐想无穷。
《中国现代建筑概况》
[1]
中中国现代建筑泛指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建筑。
建筑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建筑呈现出中西交汇、风格多样的特点。这一时期,传统的中国旧建筑体系仍然占据数量上的优势,但戏园、酒楼、客栈等娱乐业、服务业建筑和百货、商场、菜市场等商业建筑,普遍突破了传统的建筑格局,扩大了人际活动空间,树立起中西合璧的洋式店面;西方建筑风格也呈中国的建筑活动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哈尔滨等租界城市,出现了外国领事馆、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等外来建筑。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近代民族建筑,这类建筑较好地取得了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统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规模、类型、地区分布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经历了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复古风格时期、以国庆工程10大建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时期、集现代设计方法和民族意蕴为一体的广州风格时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逐步趋向开放、兼容,中国现代建筑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现代建筑(14张)
建筑帝制社会
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帝制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直到今天,这些方面仍可供我们创造现代化而又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建筑参考和借鉴。
建筑元代
建筑明代
明代(公元1368—1644年),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城
此外,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
建筑清代
清代的都城北京城基本保持了明朝时的原状,城内共有20座高大、雄伟的城门,气势最为磅礴的是内城的正阳门。因沿用了明代的帝王宫殿,清代帝王兴建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这些园林建筑是清代建筑的精华,其中包括华美的圆明园与颐和园。
在清代建筑群实例中,群体布置与装修设计水平已达成熟。尤其是园林建筑,在结合地形或空间进行处理、变化造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主要表现于玻璃的引进使用及砖石建筑的进步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自由式建筑较多。
清代晚期,中国还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
山寨建筑
当今中国的设计,盲目照抄照搬国外著名建筑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日前,一名世界顶级建筑师对于中国一处建筑物“擅自模仿”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就此对簿公堂。
建筑建筑污染防治
编辑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室内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的有害物质,那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有哪些?
建筑污染防治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
第一、材料选用。工程材料的选用是否得当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部分,环保材料、低水平放射性材料的选用,要有国家及相关部门的检验证明和环境保护标志,否则,无论后期采用何种手段或方法都难以消除有害物质。
第二、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的选择一般是由所选材料决定的,但每种材料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用的辅助材料也是不同的。举例来说,贴壁纸就分别有用自粘胶、白乳胶、有机胶等,各种施工方法也与建筑的基层状况有关,当然,价格也有差别,如果对环境要求高的话应选用有机胶粘贴。
第三、施工时间。一般工程对建筑的室内装饰时间上要求的并不严格,其实,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装饰施工的不同季节、干湿度对装饰成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些常温下施工的工艺会因为低温或高温而采取措施,如添加辅助材料才能满足施工质量,无形中就会增加非环保材料的使用。
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环境,从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或是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必须要对民用建筑工程加强管理,必须要从技术达标,经济合理为基础,从而确保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来进行强化落实。
建筑中国民居
编辑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建筑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建筑少数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建筑窑洞民居
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建筑自由式民居
南方自由式民居
自由式民居指不采用院落形式,总体构成和单体造型都十分自由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南方乡野和小城镇,多为中下阶层所用。
建筑桥的图片(20张)
自由式民居多数规模较小,特别重视空间的合理利用,不特别强调礼法制度,一切在其他民居中特别重视的尊卑上下亲疏的区分,在这里都不太受重视,设计思想近于"功能主义"。但它们仍然追求造型的完美,因为冲脱了礼制的约束,思想解放,组合灵活,所以更加多样。自由式民居的造型特点为: 1,多数是在平面和屋顶都相连的一栋建筑上,施展多样手法,创造出内部上下左右都可走通的丰富空间,外向则开敞显露,不用院墙,和自然溶成一体; 2,形式自由,不求规整对称。或屋坡前小后大,或楼房与平房毗连,或屋顶上又部分高出为阁楼,或在外墙某处局部挑出悬楼,上覆披檐;平面有一字形、曲尺形或各种无以名之的形状。内部空间富于变化,常在屋顶下铺板为阁楼,阁楼或在前坡、后坡,或在中部。地面随基地标高的不同,不同室可以有高有低,同室也可不在同一平面,或房屋一面和另一面的层数不同。总之,与规整式民居比较,处理无所成见,完全依据现场情况而定,极尽变化之妙; 3,这些变化多是使用称为“穿斗架”的一种民间轻便构架完成的,仅只作一些简单的处理,便可巧变万端,显示了极大的灵活性; 4,所用材料都是土生土长最易得最经济的产品,以小青瓦或茅草铺顶,以小青砖、编笆抹灰、木板、乱石、块石或泥土筑墙。木不加彩,墙圬而已,随宜而用,形成了色彩、肌理、质感的自然对比。墙面上自然暴露木结构,显出其结构穿插之美,另有一种单纯天真的趣味。
建筑园林
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中国就有了最早的宫廷园林。此后,中国的都城和地方著名城市无不建造园林,中国城市园林丰富多彩,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占有光辉的地位。
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中国园林建筑包括宏大的皇家园林和精巧的私家园林,这些建筑将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庭院、廊桥及楹联匾额等精巧布设,使得山石流水处处生情,意境无穷。中国园林的境界大体分为治世境界、神仙境界、自然境界三种。
神仙境界是指在建造园林时以浪漫主义为审美观,注重表现中国道家思想中讲求自然恬淡和修养身心的内容,这一境界在皇家园林与寺庙园林中均有所反映,例如圆明园中的蓬岛瑶台、四川青城山的古常道观、湖北武当山的南岩宫等。
自然境界重在写意,注重表现园林所有者的情思,这一境界大多反映在文人园林之中,如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司马光的独乐园等。
苏州园林
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苏州古典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艺术特色。苏州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现存名园十余处。苏州园林大都占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营造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其中,闻名遐迩的园林建筑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
圆明园
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北京圆明园,集中国各地不同风格的园林艺术于一体,且借鉴了部分西方建筑风格,园内建筑巧夺天工,虽形态各异而趣味无穷。华美的圆明园于1860年被侵略中国的英法联军焚毁,人们只能在断瓦残垣上想象这座名园曾经的风华了。
圆明园遗址在北京西北郊。一般所说的圆明园,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离宫别苑即“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347公顷。
建筑宫殿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从秦朝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则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中国宫殿建筑的规模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加大,其典型特征是斗拱硕大,以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有绚丽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北京故宫太和殿就是典型的宫殿建筑。
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由于中国的礼制思想里包含着崇敬祖先、提倡孝道和重五谷、祭土地神的内容,中国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也称太庙)供帝王祭拜祖先,右前方则设社稷坛供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社为土地,稷为粮食),这种格局被称为“左祖右社”。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故宫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些建筑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建筑形象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三个大殿的内部均装饰得金碧辉煌。故宫的后一部分——“内廷”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建筑多包括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它们均自成院落。
由于朝代更迭及战乱,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留存下来的并不多,现存除北京故宫外,还有沈阳故宫,此外,西安尚存几处汉唐两代宫殿遗址。
宫殿(9张)
建筑寺庙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五台山佛教建筑
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筑多达58处,其中较著名的寺庙建筑包括建于唐朝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结构寺庙建筑;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
值得一提的还有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3.5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背依翠屏,壁岩无阶,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奇观。
布达拉宫
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喇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是佛殿大、经堂高,建筑多依山势而筑。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20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此外,承德“外八庙”及北京雍和宫,也都是著名的喇嘛教建筑。
建筑陵墓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且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墓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国最著名的陵墓,建于2000多年前。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就是守卫这座陵墓的“部队”。秦始皇兵马俑气势恢弘、雕塑和制作工艺高超,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那些环绕在秦始皇陵墓周围的著名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都是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陕西西安附近是中国帝王陵墓较为集中的地方,除了秦始皇陵外,还有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唐代18个皇帝的陵墓。其中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埋藏的宝物也最多;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园面积极大,园内还有17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昭陵地上地下都是珍贵的文物,最负盛名的是唐代雕刻精品“六骏图”。
明清两代皇陵是中国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为完整的。
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为明代定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北天寿山下一个三面环山、向南开口的小盆地内。小盆地内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这些帝王的陵墓,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埋葬着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众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丛葬的宫女等。
明十三陵规模宏伟壮丽,景色苍秀,气势雄阔,是国内现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园建筑群。其中规模最宏伟的是长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钧)。经挖掘发现,定陵地宫的石拱结构坚实,四周排水设备良好,积水极少,石拱无一塌陷,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人建造地下建筑的高超技术。
陵墓存在的意义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现代遗留下了极为可观的古代遗迹、遗物以及古籍资料.陵墓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中是数量较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一类,其中蕴含了大量古代艺术珍品,同时陵墓建筑本身也是古代艺术和技术水平的综合表现.中国古代陵墓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刻意追求山川自然形势的完善,细心探究自然景观美与人文景观美的有机结合.这一特点的形成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框架,综合反映了古人的环境观、建筑观、审美观、伦理观等等。
建筑大事年表
编辑建筑公元前
约公元前5000~前3300年
约公元前4800~前4300年
中国陕西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村有氏族社会聚居遗址,出现木构架房屋雏形。
公元前3000年
巴比伦城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世纪
埃及萨卡拉建昭赛尔金字塔,为台阶形。
约公元前27~前26世纪
埃及吉萨建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为胡夫金字塔。
公元前2350~前1750年
印度按规划建摩亨朱—达罗城,有大量砖建筑。
公元前2000年
埃及代尔·埃尔—巴哈里建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公元前2000年
克里特岛建米诺斯王宫。
公元前19世纪
埃及兴建卡洪城。
公元前1900~ 前15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
公元前1530~前323年
埃及卡纳克建阿蒙神庙。
公元前14~前11世纪
中国河南安阳留存商代盘庚迁殷后的都城和宫殿遗址(殷墟)。
公元前11世纪
《诗经·大雅》记载,周文王营灵囿中国西周兴建洛邑(今洛阳)。
公元前8世纪
亚述建萨尔贡王宫。
公元前7世纪
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始建长城。
公元前6世纪
建新巴比伦城,伊什达门用琉璃贴面。
巴比伦建空中花园。
希腊建普南城,前4世纪重建。
公元前518~公元前460年
波斯建波斯波利斯豪华宫殿。
公元前500年~公元750年
公元前5世纪
中国春秋末期《考工记》成书,其中“匠人”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文献。
建雅典卫城,中有帕提农神庙等建筑。
希腊希波丹姆规划米利都等城,建立了城市规划模式。
公元前3世纪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筑园于雅典。
约公元前250年
印度桑吉建宰堵波。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北边长城的基础上修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公元前212年
中国在渭河南岸兴建阿房宫。
公元前210年
中国在骊山(今陕西临潼境内)建成秦始皇陵。
公元前194年
中国西汉建新都长安城。
公元前156~前141年
公元前104年
中国长安建建章宫,创“一池三山”园林布局。
公元前27~前23年
罗马维特鲁威著《建筑十书》。
建筑公元
公元4年
中国在长安建明堂辟雍,为皇帝宣明政教和祭祀的场所。
公元36年
公元68年
中国洛阳建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寺。
公元70~82年
罗马建大角斗场。
公元82年
罗马建第度凯旋门。
公元98~112年
罗马建国拉真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为教堂建筑的滥觞。
公元120~124年
罗马建万神庙,为当时穹顶技术最高成就。
公元126~134年
罗马建哈德良离宫。
公元193~195年
公元211~217年
罗马建卡拉卡拉浴场。
公元224~226年
中国洛阳建芳林园,公元240年改名华林园。
公元312年
罗马建君士坦丁凯旋门。
公元366年
中国开凿敦煌石窟。
公元5世纪末
中国开凿云冈石窟。
约公元500年
公元516年
中国洛阳建永宁寺木塔,为有记载的最高木构建筑。
公元523年
中国建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密檐砖塔。
公元532~537年
约公元550年
缅甸仰光始建瑞德宫塔。
公元582年
公元591~599年
公元605年
中国隋代规划营建东都洛阳城,陷炀帝在洛阳营建西苑。
公元607年
日本在奈良兴建法隆寺。
公元634年
中国长安兴建大明宫。
公元669年
中国长安建兴教寺玄奘塔,是现存最早的楼阁型方型砖塔。
公元675年
中国在洛阳龙门石窟凿成露天摩崖龛奉先寺。
公元684年
中国建成唐乾陵,为中国古代陵墓利用地形最成功的范例。
公元701~704年
中国长安建慈恩寺塔(大雁塔)。
公元707~709年
中国长安建荐福寺塔(小雁塔)。
公元710年
日本建成新都平城京(奈良)。
公元759年
公元782年
中国五台山重建南禅寺大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公元857年
中国五台山建佛光寺大殿,为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唯一遗例。
公元876~879年
公元955年
中国后周世宗柴荣下诏改建、扩建首都开封城,北宋初建成。
公元957年
中国开封城建金明池。
公元11~12世纪
德国建沃尔姆斯主教堂,为罗曼建筑实例。
公元1001~1055年
中国建定县开元寺塔,高8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砖塔。
公元1038年
中国建赵县陀罗尼经幢,是现存最大(高约15米)的石幢。
公元1049年
中国开封建佑国寺塔,是现存最早的琉璃面砖塔。
公元1053年
日本宇治市建平等院凤凰堂。
公元1056年
中国建成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构建筑。
公元1063~1092年
意大利建比萨主教堂,1174~1350年建比萨斜塔。
公元1087年
公元1095年
中国李格非著《洛阳名园记》。
公元1100年
中国李诫编成《营造法式》,1103年刊行。
公元1117~1122年
中国宋徽宗赵佶在开封营建寿山艮岳。
公元1125年
公元1163~1250年
法国建巴黎圣母院。
公元1179年
中国金代中都(今北京)始建琼华岛,经历代扩建,成为三诲(北海、中海、南海)。
公元1220~1269年
公元1229年
中国平江(今苏州)刻成平江府图碑。
公元1248年
德国兴建哥特式科隆主教堂,至19世纪全部建成。
公元1264年
中国元朝刘秉忠等开始规划营建大都城(今北京)。
公元1271年
中国大都城建成妙应寺白塔(元称圣寿万安寺塔),是中国内地最早建造的喇嘛塔。
公元1276年
中国登封建观星台。
公元1296~1462年
公元14世纪
公元14世纪中叶
中国在霍城建吐虎鲁克玛扎,是新疆现存最早的伊斯兰建筑。
公元1368年
中国明代建南京城。
公元1376~1382年
中国南京建灵谷寺无粱殿,是中国现存员早的无粱殿。
公元1377~1492年
德国建哥特式建筑乌尔姆主教堂,尖塔高161米,为中古时期欧洲最高建筑。
公元1385年
意大利兴建米兰教堂。
公元1406年
中国建明北京城,1417年兴建紫禁城宫殿。
公元1409年
中国明十三陵动工。
公元1420年
中国始建北京太庙。
公元1420~1540年
中国北京建天坛。
公元1444~1460年
意大利佛罗伦萨建美第奇府邸,为文艺复兴早期府邸建筑代表作。
公元1447年
中国西藏日喀则建扎什伦布寺。
公元1452年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伯蒂写成《论建筑》,1485年出版。
公元1485~1520年
俄国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初具规模。
公元1506~1510年
中国无锡建“凤谷行窝”园,后改名寄畅园。
公元1506~1626年
公元1508~1509年
印度建诚笃园,为伊斯兰式园林。
公元1512年
中国苏州建拙政园。
公元1512~1514年
西班牙建贝壳府邸,为文艺复兴时期“银匠式”风格。
公元1512年
公元1516年
公元1519~1547年
法国建尚堡府邸。
公元1546年
法国巴黎兴建卢浮宫。
公元1549年
意大利维琴察改建巴西利卡。
公元1550年
意大利建埃斯特别墅,为文艺复兴中期台地园。
公元16世纪
中国在今青海湟中始建塔尔中叶寺。
公元1552年
意大利维琴察建圆厅别墅。
公元1555年
俄国莫斯科建华西里·柏拉仁内教堂。
公元1559~1577年
中国上海建豫园。
公元1561年
中国浙江宁波建天一阁。
公元1562年
意大利建筑师维尼奥拉著《五种柱式规范》。
公元1567~1628年
中国苏州建艺圃。
公元1570年
意大利建筑师帕拉第奥发表《建筑四论》。
公元1598~1603年
意大利建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是意大利巴洛克时期台地园。
公元1618年前后
日本建桂山庄,1883年改称桂离宫。
公元1619~1622年
英国伦敦建白厅宫大宴会厅。
公元1624~1625年
中国睢州(今睢县)建船形建筑群袁家山
公元1630~1653年
印度建泰吉玛哈尔陵。
公元1634年
中国造园家计成的《园冶》出版。
公元1638~1867年
罗马建圣卡罗教堂,为典型的巴洛克建筑。
公元1648年
中国西藏拉萨兴工重建布达拉宫。
公元1656~1671年
法国建造孚—勒—维贡府邸的花园。
公元1661~1756年
法国巴黎建凡尔赛宫,1662~1688年建凡尔赛宫花园。
公元1663年
中国在问北遵化建成清东陵主陵孝陵。
公元1675~1710年
英国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
公元1680~1691年
法国巴黎建伤兵院新教堂。
公元1696年
中国内蒙古席力图召扩建完。
公元1703~1790年
中国在承德建避暑山庄。
公元1706~1735年
法国巴黎建苏俾士府邸,客厅装饰为洛可可风格。
公元1709~1772年
北京建圆明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公元1711~1722年
德国德累斯顿建茨愠格院。
公元1713年
英国拆除期托乌府邸的围墙,引入园外自然风景。1730年肯特改造斯托乌府邸为英国自然风景园风格。
公元1734年
中国清工部《工程做法》刊行。
公元1750年
北京始建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
公元1753~1770年
法国巴黎建协和广场。
公元1754~1762年
俄国彼得堡建冬宫。
公元1755年
中国西藏拉萨建罗布林卡。
公元1755~1792年
法国巴黎建万神庙,为古典复兴建筑的典型作品。
公元1772年
英国出版钱伯斯介绍中国园林的著作《东方造园泛论》。
公元1777年
彼得堡始建巴甫洛夫公园,为俄罗斯园林典范。
公元1789~1793年
公元1791年
美国开始制订华盛顿规划方案。
公元1793~1867年
公元1808~1836年
法国巴黎建雄师凯旋门,后改称星形广场凯旋门。
公元1823~1847年
英国伦敦建不列颠博物馆。
公元1836~1868年
英国伦敦建议会大厦,为浪漫主义建筑实例。
公元1851年
英国伦敦建水晶宫,被认为是近代建筑的开端。
公元1862年
中国北京改建恭王府萃锦园,为北京宅园实例。
公元1858年
美国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纽约中央公园。
公元1859~1860年
公元1861~1847年
法国建巴黎歌剧院,为折衷主义建筑的典型。
公元1868年
中国上海建成外滩公园,为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租界内建公园之始。
公元1882年
西班牙索里亚·伊·马泰提出“带形城市”理论,1892年在马德里规划建设第一个带形城市。
公元1885~1887年
美国芝加哥建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是芝加哥学派的典型作品。
公元1887~1889年
法国巴黎建埃菲尔铁塔。
公元1889年
法国巴黎建世界博览会机械馆,采用钢三铰拱结构,跨度115米。
公元1893年
美国举办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从此出现城市美化运动。
公元1897年
公元1898年
英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1909年英国建成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公元1900~1915年
美国赛宾提出吸声系数概念和混响理论,为室内声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1908年
中国北京农事试验场附设公园开放,后扩建为北京动物园。
公元1909年
柏林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涡轮机工厂,被称为第一座现代派建筑。
公元1911~1912年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和迈耶建法古斯鞋楦厂,为现代派建筑的代表作。
公元1911~1913年
公元1915年
英国格迪斯著《进化中的城市》出版。
公元1922年
勒柯布西耶著《明日的城市》出版,提出“现代城市”设想。
公元1923年
勒柯布西耶发表《走向新建筑》。
中国苏州工业专门学校设建筑科,1927年并入中央大学,设建筑系,是为中国建筑教育开端。
公元1924年
苏联莫斯科建列宁墓。
公元1925~1926年
格罗皮乌斯建包豪斯校舍,为现代主义建筑早期代表作。
公元1927年
上海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1929年提出上海新市区都市计划,1946~1949年制定《都市计划图》。
中国建筑师学会在上海成立。
公元1928年
公元1928~1931年
法国建萨伏伊别墅,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作品之一。
公元1929年
苏联莫斯科建成一新型公园——高尔基文化休息公园。
美国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规划思想。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
公元1929~1931年
美国纽约建帝国州大厦,高381米,102层,为当时世界上最高建筑。
公元1929~1933年
芬兰建帕伊米实结核病疗养院,阿尔托设计。
公元1933年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雅典宪章》。
公元1936年
中国南京建国民大会堂。
中国上海建市政府大楼,为宫殿式建筑。
公元1936~1939年
美国匹兹堡建流水别墅,是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作。
公元1936~1946年
巴西建教育卫生部大厦,尼迈耶等设计。
公元1938年
美国建西塔里埃辛冬季营地,建筑师赖特设计。
公元1942年
沙里宁著《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提出“有机疏散”论。
公元1942~1944年
英国制订大伦敦规划。
公元1944年
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完成著作《中国建筑史》。
公元1946年
英国议会通过《新城法》,展开新城建设运动。
公元1947~1953年
公元1948年
国际建筑师协会成立。
公元1948~1951年
美国芝加哥建湖滨公寓,建筑师密·斯·范·德·罗设计。
公元1949~1955年
日本广岛建和平中心,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
公元1951年
勒·柯布西耶受聘负责制定印度昌迪加尔市总体规划。
公元1951~1952年
纽约建利华大厦,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公元1952年
中国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提出建筑设计总方针:适用、坚固安全、经济,适当照顾美观。
中国北京建成和平宾馆,功能合理,风格朴实。
公元1954年
史密森夫妇提出粗野主义建筑理论。
公元1954~1958年
美国纽约建西格拉姆大厦,密斯·范德罗设计。
公元1955年
法国建成朗香教堂(又译洪尚教堂),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
公元1955~1958年
日本建香川县厅舍,体现日本民族特点,丹下健三设计。
公元1955~1959年
意大利米兰建皮瑞里大厦,蓬蒂、奈尔维设计。
公元1956~1962年
美国纽约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沙里宁设计,为象征主义建筑代表作。
公元1956~1963年
联邦德国建西柏林爱乐音乐厅,沙龙设计。
公元1957年
意大利建成罗马小体育宫,奈尔维等设计。
联邦德国西柏林举行国际建筑展览会。
公元1957~1964年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为卡恩代表作。
公元1958年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建美国馆,为典雅主义代表作,斯通设计。
公元1958~1960年
巴西利亚建巴西议会大厦,尼迈耶设计。
公元1959年
公元1959~1973年
澳大利亚建悉尼歌剧院,建筑师伍重设计。
公元1960~1963年
美国费城建老年人公寓文丘里,设计,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公元1961年
中国北京建成工人体育馆。
公元1961~1964年
日本建乐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丹下健三设计。
公元1962~1976年
公元1963~1968年
公元1966年
希腊雅典成立人类聚居学世界学会。
法国制定《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80年代建成新的城市副中心德方斯。
公元1968年
英国重新颁布了《城乡规划法》,采用了结构规划和局部规划的规划编制程序。
日本开始建设筑波科学城。
公元1969年
莫斯科建成经济互助委员会大楼。
公元1970~1974年
美国芝加哥建西尔斯大厦,高443米、110层,为当时世界最高建筑,SOM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公元1971年
苏联批准新的莫斯科总体规划。
公元1972年
中国广州建成矿泉别墅。
公元1972~1977年
法国巴黎建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
公元1974年
日本建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矶崎新设计。
公元1974~1978年
美国新奥尔良建意大利广场,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公元1975年
中国上海建成上海体育馆。
公元1977年
国际建筑师协会在智利签署《马丘比丘宪章》。
公元1978年
美国建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设计。
公元1980~1984年
美国纽约建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部大楼,约翰逊设计,为后现代主义代表作。
建筑建筑诺贝尔
编辑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是Hyatt(凯悦)基金会于1979年所设立的,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每年一次的颁奖都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
历届获奖名单
1979年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1980年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
1981年 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
1982年 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
1983年 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
1984年 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
1985年 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
1986年 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
1987年 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
1989年 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
1990年 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
1991年 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
1992年 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
1993年 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
1994年 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
1995年 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
1996年 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
1997年 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
1998年 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
1999年 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 Sir Norman Foster 英国
2000年 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
2002年 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
2003年 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
2004年 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
2005年 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
2006年 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
2007年 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
2008年 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
2009年 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
2011年 第三十三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
2012年 第三十四届王澍Wang Shu 中国
迄今为止在34届颁奖中,共有37人获奖。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查看全部
- 参考资料
-
- 1. 中国现代建筑概况 .国际在线.2013-4-13[引用日期2013-05-03]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