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是中国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区,属地级行政区,因其行政建制级别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取代之前的专区之称。
[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在总计333个地级行政区中,其中有293个地级市、30个自治州、7个地区、3个盟,地级市数量约占地级行政区总数的88%,地级市已逐渐取代地区成为地级行政区的主体。
[2-3]
截至2019年1月9日,中国大陆地区共设有293个地级市。
地级市历史沿革
编辑民国初期,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1927年,废道改为省、县(市)二级制,并在原府治所在县,分出县城设市,地位与县平级。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
1971年又改专区为地区
1980年代,地区与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为当今地级市之肇始。
市管县体制最早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1950年,旅大行署区改为直辖市旅大市(1981年改名大连市),管辖金县(1984年改名金州区)、长山县(1953年改名长海县),改制为辽宁省辖市后,继续管辖金县和长海县。
1951年,浙江省将省直辖的杭县(1958年撤销)划归杭州市管辖。
1958年,河北省撤销“天津地区”,将武清、静海等12个县划归省辖天津市领导。
1959年9月17日,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对市管县体制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直接推动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
1960年,全国已有52个市领导243个县,约占全国县建制总数的八分之一。这次市管县体制产生的契机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缺乏客观的经济文化基础,随之很快降温。
1961年以后随着经济调整和整顿的开始,大量市管县县恢复原有体制,河北省恢复了全部专区和专员公署。至1966年全国管辖县的市降至25个,管辖的县数量不到1960年的三分之一,至此市管县体制经历了第一次大起大落。直到此时,省辖市的辖区范围内,仍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且多为省会城市或重要工业城市。
1979年,国务院财经委员会派一批专家调研四川省产业结构问题,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所长刘明夫明确提出了“中心城市”的概念。
1982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首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在全国试行。随后中央又发出《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试行地、市合并”,并把此作为1983年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至此市管县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且在国家的
[4]
行政区划序列里,正式将市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
[1]
地级市设立标准
编辑-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 3、地区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
- 4、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 5、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地级市现行名单
编辑地级市河北省
地级市山西省
地级市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 包头市 | 乌海市 | 赤峰市 | 通辽市 |
鄂尔多斯市 | 呼伦贝尔市 | 巴彦淖尔市 | 乌兰察布市 |
地级市辽宁省
地级市吉林省
地级市黑龙江省
地级市江苏省
无锡市 | 苏州市 | |||
地级市浙江省
地级市安徽省
地级市福建省
地级市江西省
地级市山东省
地级市河南省
地级市湖北省
地级市湖南省
地级市广东省
地级市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级市海南省
三沙市 |
地级市四川省
南充市 | ||||
资阳市 |
地级市贵州省
地级市云南省
普洱市 | 临沧市 |
地级市西藏自治区
地级市陕西省
汉中市 | 榆林市 | 安康市 | 商洛市 |
地级市甘肃省
兰州市 | ||||
定西市 | 陇南市 |
地级市青海省
西宁市 | 海东市 |
地级市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 中卫市 |
地级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 吐鲁番市 | 哈密市 |
地级市撤销名单
编辑已撤销地级市 | 所属省份 | 存在建制时间 |
莱芜市 | 山东省 | 1992年11月22日—2019年1月9日 |
巢湖市 | 安徽省 | 1999年7月9日—2011年7月14日 |
东川市 | 云南省 | 1958年10月20日—1998年12月6日 |
重庆市 | 四川省 | 1954年6月19日—1997年3月14日 |
万县市 | 四川省 | 1992年12月11日—1997年3月14日 |
涪陵市 | 四川省 | 1995年11月5日—1997年3月14日 |
沙市市 | 湖北省 | 1979年6月21日—1994年9月29日 |
公主岭市 | 吉林省 | 1985年2月4日—1985年12月19日 |
梅河口市 | 吉林省 | 1985年2月4日—1985年12月19日 |
河北省 | 1958年2月11日—1967年1月2日
|
地级市补充说明
编辑地级市主要分类
地级市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地级市设立类型
就其产生的途径来说,1983年以后的地级市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即:
- 1、直接继承自原来的省辖市,或者划入几个新的县。
- 2、“地市合并”。即地区行政公署和地级市政府同驻一个中心城市的情况,遂将该地级市和地区行署合并为一个地级市。如石家庄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温州市、宁波市、九江市、桂林市均是将地区行署并入同名的地级市,大同市、哈尔滨市、十堰市分别是由大同市和雁北地区、哈尔滨市和松花江地区、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而成,则是原地级市和地区并不同名。这种情况,一般的操作是将地区行署撤消,其所属各县全部划归相应的地级市。但也有例外,如1994年荆州地区和沙市市合并为荆沙市(后改名荆州)时,则以荆州地区为主体,因沙市市没有下属县,且荆州地区并不驻在沙市,而是驻在当时属于江陵县境内的荆州城。
- 3、“地改市”,即将原来的地区行署直接改设为地级市。如郴州市、怀化市、毕节市、日喀则市、昌都市等均由同名地区行署改制而来,永州市由零陵地区、泉州市由晋江地区、漳州市由龙溪地区、崇左市由南宁地区、来宾市由柳州地区、鄂尔多斯市由伊克昭盟分别改制而来。
- 4、由县级市或县升格为地级市。如三门峡市、漯河市、大庸市(今张家界市)、中山市、东莞市、三亚市、儋州市等,设地级市前均为县级市。深圳市、珠海市、揭阳市、清远市、河源市、防城港市、濮阳市、中卫市,设地级市前为县建制。这些县级市或县,并不是地区行署所在地。
地级市特别说明
汕尾市,这种名字采用原来所属的下级行政单位的名字(可能是县级、也可能是乡科级),作为新地级市名字的方式,不属于由乡镇直接升格为地级市。汕尾市是由原惠阳地区析出、分离而设置,不是由一个镇直接升级而来的,汕尾市(地级)设立后,管辖海丰县等。
[7]
地级市概念辨析
按照1982年《宪法》的规定,大陆主要实行省、县、乡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体系,省、县两级之间只有较大的市和自治州可以管辖县。但是宪法实施之后,很多市经国务院批准开始管县,他们并不是自然形态上的“较大”,也非经国务院据《地方组织法》批准的“较大的市”。
2015年修订的《立法法》规定设区的市都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8]
设区的市是法律上的用语,基本等同于地级市(两者区别在于:1、直辖市设区但其非地级市。2、地级市有5个未设区)。
所谓的地级市、县级市是从过去的行政区划称谓演变来的。以江苏省为例,省会是南京市,所以叫省会市;1949年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1952年9月与苏南、苏北(苏中)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1月15日,南京改为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为省会。全省原来划分有徐州地区、苏州地区、无锡地区、常州地区、镇江地区、扬州地区、南通地区、连云港地区、淮阴地区和盐城地区,这些地区也叫行署,行署的所在市就叫县级市,地区行署下辖县级市和县。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苏省取消了地区行署,由地级市辖管县。改革开放后,有的县经济发展很快,县城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经过省和中央审批,符合条件的县可以撤县改市,虽然也称“市”了,但仍归原地级市管辖,它的行政级别仍是正处级。像苏州的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南通的海门市、启东市等,就属于县级市。
地级市法律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职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二),“市”不是直辖市,而较大的市为“市”的一种建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只有国务院才可以批准“市”的建置和区划。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1954年颁布时的条文中已经有较大的市的建置,远比1982年修订的《地方组织法》和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早,也就是说至少在1982年修订《地方组织法》之前,宪法中的“较大的市”是指较大的“市”、经国务院批准行政区域划分为区、县的“市”。而宪法全文中”只有“直辖市”、“市”、“较大的市”、“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这几种描述,并没有“县级市”“地级市”等另外的说明,那只是按常识引申出来的行政级别名称。
[9]
- 参考资料
-
- 1. 吴亮,任卫东.地级市产生及发展轮廓[J]: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6月7日:第23期,34-35
- 2. 国务院批复同意吐鲁番撤地设市 .凤凰网.2015-04-12[引用日期2015-04-12]
- 3. 国务院批了!那曲撤地设市,那曲县撤县设色尼区 .搜狐网[引用日期2017-10-02]
- 4. 副省级城市20多年没新增,郑州、兰州、福州能晋级吗 .第一财经日报.2017-03-15[引用日期2017-12-23]
- 5. 安徽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2019-01-17]
- 6. 止步27岁的山东地级市莱芜:因钢立市,在省内经济长期垫底 .澎湃新闻.2019-01-09[引用日期2019-01-09]
- 7. 全国行政区划 .民政部[引用日期2017-03-23]
-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新华网.2015-03-16[引用日期2015-03-16]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4-29]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