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福建,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毗邻,西北与江西接界,西南与广东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台湾相望,福建省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1] 
福建地势呈“依山傍海”态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 
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下辖9个省辖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 [3-4] 
截至2017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3911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2298.28亿元,第一产业2442.44亿元,第二产业15770.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085.5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2976元。 [5] 
  • TA说
如何进入福建? 2018-08-26 00:08
福建在陆地上看是一个极为封闭的省份,在历史上长期无法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理,甚至打断了海岸线。然而这个山地要塞也并非没有缺口。找到这些地方就能进入福建。...详情
相关新闻
内容来自
中文名称
福建
外文名称
Fujian
别    名
闽、八闽、八闽大地、海西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
下辖地区
9个地级市
政府驻地
福州市华林路76号 [4] 
电话区号
0591-0599
邮政区码
350000-365000
地理位置
中国东南沿海
面    积
12.4万平方千米
人    口
3911万人(2017年) [6] 
方    言
闽东语、闽南语、莆仙话、闽中语、客家语等 [7]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鼓浪屿武夷山泰宁土楼白水洋太姥山三坊七巷
机    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火车站
福州站厦门北站泉州站漳州站福州南站
车牌代码
闽A—闽K
GDP
32298.28亿元(2017年) [6] 
人均GDP
82976元(2017年) [6] 
省委书记
于伟国 [8] 
省    长
唐登杰 [9] 

福建历史沿革

编辑

福建名称由来

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

福建建制沿革

海滨城市——厦门
海滨城市——厦门(9张)
福建,远古属百越之闽越部落,《禹贡》属扬州。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国。秦南平百越,置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承认驺无诸为闽越王于此。汉惠帝三年(前193年),分闽越地,封驺摇为东海王。建元六年(前135年),封驺无诸孙驺丑为闽繇王,复封余善为东越王,元鼎五年(前112年),闽越国叛乱,汉武帝率军平息,并以其地险阻,故迁闽越人于江淮流域,而福建隶属于会稽南部都尉管辖。
闽越国北迁之后,自汉始元二年(前85年)汉承认冶县、置东部都尉开始,中经东部都尉从冶县迁到章安(回浦),留下候官管理冶县,隶属于会稽郡,到设立南部都尉,再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正式成立建安郡止,福建都在王朝军事管制之下。 [10] 
三国时属吴国,设建安郡,辖建安、南平、将乐、建平(建阳)、东平(松溪)、昭武、吴兴(浦城)以及候官、东安(南安、同安)共9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拆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两郡,到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梁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自晋宋至齐梁,福建初属于扬州,至普通六年(525年),福建属下的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又归东扬州管辖。陈朝永定时(557~559年),陈武帝为羁縻陈宝应而设“闽州”,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州治设在晋安(今福州),下领建、晋、南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还属东扬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把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原设置的15个县裁并为四(即闽县、建安、南安、龙溪)。郡治由建安(建瓯)移至闽县。唐武德初年,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的二至三倍。
唐朝,福建属江南道。景云二年(711年),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10]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先后为闽国、殷国、南唐、吴越各国所据,区划名称几经变迁。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称帝,国号大闽,改元龙启,升福州为长乐府,称东都,领福、泉、建、汀、漳五州。
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泉州
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泉州(14张)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孝宗时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路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府、州、军实际是同一级行政机构,共计8个,故福建号称“八闽”。这时,福建全省有42个县,成为东南全盛之邦。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破宋都临安(今杭州),宋帝赵显被俘。益王赵昰、广王赵昺逃到福州,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立赵昰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力图恢复宋室江山。后因王积翁叛变,南剑州失守,福州被元兵攻破,帝昰由朝臣拥戴渡海去广东。
元朝时期,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行省于泉州。至元十八年(1281年)迁福州,次年还治泉州。至元二十年(1282年),又徙福州。至元二十二年(1284年),并入江浙行省。至元二十三年(1285年),复置。次年,改行尚书省。至元二十八年(1290年),并入江西。至元二十九年(1291年),仍置行中书省。大德元年(1297年),设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徙治泉州。大德三年(1299年)撤销。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置。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全省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洪武九年(1376年),置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成化九年(1473年),恢复被废为县的福宁州,直隶于布政司。终明一代,福建设八府一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下南京,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杀。郑鸿逵、苏观生等迎唐王朱聿键来闽。六月,朱聿键在福州即皇帝位,建元隆武,改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翌年,隆武政权覆灭。 [7] 
漳州碧湖生态园 漳州碧湖生态园
清代,福建区划继承明制,设福建布政使司。省下辖有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延平、建宁、邵武、汀州八府及福宁州。顺治十三年(1656年),郑成功改厦门为“思明州”。康熙元年(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改台湾为东都,设承天府,置天兴、万年两县,又在澎湖设安抚司。郑经治理台湾时,把东都改名东宁,升天兴、万年两县为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增设台湾府,属福建统辖,下设三县一厅。雍正二年(1724年),升福宁州为福宁府;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龙岩两县为直隶州。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府单独设省。到清末统计,福建省共设有9府、2州、58县、2厅。省与府之间还设4个分道作为派出机构:宁福道驻福州,辖福州府、福宁府;兴泉永道驻厦门,辖兴化府、泉州府、永春州;汀漳龙道驻漳州,辖汀州府、漳州府、龙岩州;延建邵道驻南平,辖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此外,清代在福建设置闽浙总督(驻福州或杭州)和福建巡抚。督、抚原属临时设置,可是后来迄未取消。由于督、抚权力很大,成为全省最高军事、民政长官,原来正式的省一级长官——布政使、按察使,反成属官。另外,清朝还设置管领满洲驻防旗兵的镇守将军,原和地方行政无关,却兼管海关和粮储道、盐法道,遂也成省级官员。
福建三大中心城市
福建三大中心城市(3张)
辛亥革命后,历届中央政权均置福建省。民国2年(1913年),废除府、州制度,分设东、南、西、北四路观察使。民国3~16年(1914~1927年)改设闽海、厦门、汀漳、建安4个道;合并闽县、侯官为闽侯县,建安、瓯宁为建瓯县;改永春州、龙岩州为永春县、龙岩县;废除厅制,改平潭、云霄为县;析出同安县的厦门岛成立思明县。经过改革,全省计有4道、61县,仍然是省、道、县三级建制。民国23年(1934年)末,废除道的制度,成为省、县两级制;设10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别驻长乐、福安、南平、仙游、同安、漳浦、龙岩、长汀、邵武、浦城等地。这是福建划分专区的开始。经过一段试行,又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在这前后,对县、市也作了调整。民国17年(1928年),从龙溪县划出华安县;民国22年(1933年),改思明县为厦门市;1934年,把光泽县划给江西省(1949年划回);民国29年(1940年),从沙县、明溪、永安县各划出一部分设立三元县,从建瓯划出一部分设水吉县;民国34年(1945年),柘洋(原属霞浦)、周墩(原属宁德)两个特种区改建柘荣、周宁二县;民国35年(1946年),把闽侯县的鼓楼、南台、仓山等地划出设立福州市。这样,从民国35年(1946年)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省共分7个行政督察区、2市、67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驻福州市,直辖福州、厦门2市,分设8个专区、67县。 [10] 
1950年4月1日起,将第一至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冠以各该署驻地之县名,即将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建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南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福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原林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闽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龙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永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龙岩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1年,设立县级市泉州市、漳州市,分别划归晋江专区署和龙溪专区署管辖。建瓯专区改名为建阳专区。
1953年,原由晋江专署领导的泉州和龙溪专署领导的漳州二市改由省辖。
漳州南靖土楼 漳州南靖土楼
1956年设南平市,为省辖市;撤销闽侯、永安、建阳三专区。原闽侯专区所属闽侯县改由省直辖,原闽侯专区所属闽清县改归南平专区管辖,连江、长乐、罗源三县改归福安专区管辖,福清、永泰、平潭等三县改归晋江专区管辖。撤销永安专区,将所辖明溪、三元二县改归南平专区管辖,大田县改归晋江专区管辖,永安、宁化、清流改归龙岩专区管辖。撤销建阳专区,将所辖建瓯、浦城、邵武、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光泽、水吉九县全归南平专区管辖。撤销水吉、柘荣、宁洋三县,并将三元、明溪二县合并改称三明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泉州市划归晋江专区署管辖,漳州市划归龙溪专区署管辖,南平市划归南平专署管辖,闽侯县划归福州市管辖,同安县划归厦门市管辖。 [10] 
1959年,恢复闽侯专区,辖闽侯、闽清、连江、长乐、罗源、福清、永泰、平潭等八县,专署驻闽侯县。
1960年,设立三明市,由省直辖,设立清宁县,撤销清流、宁化二县。撤销南平县,将其并入南平市。
1963年设立三明专区,三明市划归三明专署管辖。
1970年,原南平、福安、闽侯、晋江、龙溪、龙岩、三明等7个专区改为地区。
1971年,闽侯地区改为莆田地区,行署驻莆田县;福安地区改为宁德地区,行署驻宁德县;南平地区改为建阳地区,行署驻建阳县。
1973年,莆田地区所属闽侯县,划归福州市管辖。
1975年恢复柘荣县,属宁德地区管辖。撤销松政县,恢复政和县、松溪县,属建阳地区管理。
1981年撤销龙岩县,改为龙岩市(县级),由龙岩地区行署代省管辖。
福建省行政区划变迁
福建省行政区划变迁(42张)
1983年4月改莆田地区改为莆田市,扩大福州的管辖范围。原由莆田地区管辖的闽清、永泰、福清、长乐、平潭五县和宁德地区管辖的连江、罗源二县划到福州,加上原辖的闽侯县,福州共辖8个县。9月,设立莆田市(地级),原莆田地区管辖的莆田、仙游二县划归莆田市领导。撤销邵武县设立邵武市(县级),划归建阳地区行署代省管辖。
同年,还撤销三明地区,三明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原由三明地区管辖的永安、宁化、清流、明溪、建宁、泰宁、将乐、沙县、尤溪、大田10个县划归三明市管辖。
1984年9月撤销永安县设立永安市(县级),划由三明市代省管辖。
1985年,漳州市升为地级市,撤销龙溪地区;龙海、云霄、漳浦、诏安、长泰、东山、南靖、平和、华安县划归漳州市。泉州市升为地级市,撤销晋江地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县划归泉州市。1987年新设置石狮市、厦门市湖里区两个县级行政机构;厦门市的郊区更名为集美区。
1988年,建阳地区行政公署驻地由建阳县迁至南平市,并更名为南平地区。南平行署仍辖南平市、邵武市、建阳县、建瓯县、顺昌县、浦城县、崇安县、松溪县、政和县、光泽县。撤销宁德县,设立宁德市(县级市)。为宁德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1989年8月21日起,撤销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县级市)。11月13日,撤销福安县,设立福安市(县级市)。
福建省2013政区图
福建省2013政区图(2张)
1990年8月15日起,撤销漳平县,设立漳平市(县级市)。12月26日,撤销福清县,设立福清市(县级市)。
1992年,撤销晋江县设立晋江市(县级);撤销建瓯县设立建瓯市(县级市)。原行政区划均不变,亦不增加机构和编制。
1994年,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南平市(地级市)。撤销南平市(县级市),设立延平区。撤销长乐县,设立长乐市(县级市);撤销建阳县,设立建阳市(县级市)。 [10] 
2014年5月,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同年12月,撤销永定县,设立龙岩市永定区。 [11] 
2017年11月,撤销长乐市,设立福州市长乐区。 [12] 

福建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辖9个地级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含金门县),29个市辖区。 [3] 
    地方
    车牌注册代码
    县级行政区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电话区号
    面积(平方千米)
    闽A
    350000
    0591
    11762.54
    350000
    350000
    350000
    350000
    长乐区吴航街道350000
    福州新区城门镇350000
    350300
    350100
    350500
    350600
    350800
    350700
    闽D
    361000
    0592
    1651.98
    361000
    361000
    361021
    361100
    361101
    闽E
    363000
    0596
    12873.66
    363000
    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凌波社区363000
    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363000
    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湖镇363000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常山管区363300
    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杜浔镇363200
    363100
    363200
    363600
    363300
    363700
    363800
    363900
    363500
    363400
    闽C
    362000
    0595
    11245.00
    362000
    362000
    362100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池店镇362000
    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362000
    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南街道362000
    362700
    362200
    362300
    362100
    362400
    362600
    362500
    362000
    闽G
    365000
    0598
    22928.79
    365001
    366000
    365200
    365300
    365400
    366100
    365100
    365500
    353300
    354400
    354500
    闽B
    361100
    0594
    4119.02
    361111
    361144
    361144
    361200
    闽H
    353000
    0599
    26280.54
    354200
    354000
    354300
    353100
    353200
    353400
    354100
    353500
    353600
    闽F
    364000
    0597
    19028.12
    364100
    364400
    366300
    364200
    364300
    366200
    闽J
    352000
    0593
    13452.38
    352000
    355000
    355200
    355100
    352200
    352300
    355500
    355400
    355300
    闽K5-8
    350400
    0591
    371.91
    注:
    1、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平潭县,其行政区域与平潭县重合,行政管理方面与9个地级市并列。平潭县行政区划仍隶属福州市,实际由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 [13] 
    2、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地区,具体包括金门群岛金门县)、马祖列岛连江县马祖乡)、乌丘屿莆田秀屿区湄洲镇乌丘村)等区域,实际由台湾当局管辖, 并分别于金门岛设立“福建省政府”,其行政区划分别为:金门县、“连江县”(限马祖地区)、“乌丘乡(乌丘村)”(由金门县代管),一般通称为“金马地区”。 [14] 

    福建地理环境

    编辑

    福建位置境域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 [15] 

    福建地形地貌

    福建风景
    福建风景(10张)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平潭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福建气候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多种作物生长。
    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

    福建水系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河网密度达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赛江)发源于浙江,汀江流入广东外,其余都发源于境内,并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5条。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5.78亿立方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属山地性河流,河床比降较大,水力资源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地区首位。

    福建自然资源

    编辑

    福建土地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2010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239.34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95.55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72.92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70.87万公顷。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33.85万公顷。 [15] 
    耕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沿河流域、山间谷地与低丘陵梯田等地。红壤黄壤为福建省主要土壤类型,砖红壤性土与砖红壤化红壤也有分布。

    福建河流

    主要河流有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木兰溪。由于降水丰沛,全省河川年径流量达1168亿立方米(闽江水量超过黄河)。多数河流落差大且水流湍急,水力理论蕴藏量达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36万千瓦。沿海平均可利用的潮水面积约3000多平方千米,可供开发利用的潮汐能蕴藏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

    福建海洋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居全国第二;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第一位。曲折的海岸线形成大小港湾125个,其中深水港湾22处,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东山湾厦门湾湄洲湾兴化湾罗源湾三沙湾沙埕港等7个,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等。沿海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1321个(其中有居民岛屿98个),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5。 [15] 

    福建森林

    福建的森林覆盖率为65.95%,居全国首位。拥有1.15亿亩的森林面积,全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的已辟为自然保护区,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护区、建瓯万木林保护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福建林区可分为中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和东部亚热带季风雨林区。

    福建矿产

    福建省属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至2001年底,福建省已发现矿种118种,主要矿产有铁、锰、铜、铅锌、钨、钼、铌钽、金、银、无烟煤、石灰岩、萤石、叶蜡石、石英砂、高岭土、饰面用花岗岩等。其中已探明储量75种,能源3种、金属34种,非金属36种,水气2种。探明各类矿床近1000个,其中中型矿床100个,大型矿床60个,矿产潜在价值2400亿元以上。 [16] 

    福建植物

    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全省分布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的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其中兰科植物有60属119种6变种。此外,有苔藓361种、真菌486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全省可供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达3000多种。 [15] 

    福建人口民族

    编辑

    福建数量

    • 常住人口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福建省常住人口为3689421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47148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179381人,增长6.28%,年平均增长率为0.61%。
    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9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3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8%,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7.78%,比上年末提高2.2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8.4万人,出生率为15.0‰;死亡人口24.1万人,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8.8‰。 [6] 
    • 家庭户人口
    2010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1206844户,家庭户人口为3339766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3人减少0.55人。
    • 年龄构成
    2017年末福建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45万人,占16.5;15-64岁人口为2922万人,占74.7;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4万人,占8.8%。
    • 城乡人口
    2014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1064429人,占57.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829787人,占42.9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6632419人,乡村人口减少4453038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5.52个百分点。
    • 流动人口
    2014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而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11074527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830446人。具有外省户籍的迁入人口为431360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5163304人,增长87.35%,具有外省户籍的迁入人口增加2168334人,增长101.08%。
    福建省人口常住地区分布情况
    地区
    人口数
    比重(%)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福建省
    36894216
    100
    298
    7115370
    19.29
    581
    莆田市27785087.53673
    3531347
    9.57
    2078
    漳州市480998313.04373
    龙岩市25595456.94135
    2503388
    6.78
    109
    8128530
    22.03
    720
    2645549
    7.17
    101
    2821996
    7.65
    210
    以上数据来自六普常驻 [17] 
    受教育程度
    2010年福建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8467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1937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97760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99477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967人上升为836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602人上升为1387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708人上升为3788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8317人下降为29801人。
    福建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99845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00503人,文盲率由7.20%下降为2.44%,下降4.76个百分点。 [17] 

    福建民族

    福建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6097361人,占97.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96855人,占2.1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962607人,增长5.75%;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6774人,增长37.37%。
    福建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少数民族人口79.6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6%。其中:畲族人口36.55万人,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5.87%,占全国畲族人口的51.58%,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1.6万人,占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4.56%;高山族人口423人,约为大陆高山族人口的10.55%,是祖国大陆高山族人口较多的省份。福建省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19个,千人以上的乡(镇、街道)150个,有19个民族乡(其中:畲族乡18个,回族乡1个)和一个省级民族经济开发区(福安畲族经济开发区),567个少数民族村。 [15]  [18] 

    福建政治

    编辑
    省长:唐登杰
    副省长:张志南杨贤金田湘利、隋军、郑建闽郭宁宁 [19-21] 

    福建经济

    编辑

    福建综述

    2017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98.28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42.4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5770.32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14085.52亿元,增长1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976元,比上年增长7.1%。 [6]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6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8.70亿元,同口径增长8.7%。 [22] 

    福建第一产业

    福建省耕地总面积1854.8万亩,人均耕地0.61亩,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福建——安溪.中国茶都
    福建——安溪.中国茶都(3张)
    植物种类3000多种,有丰富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果茶、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资源。 [23] 
    2017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302.44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种植面积1769.09万亩,比上年增加3.9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65.40万吨,比上年增加14.53万吨,增长2.2%。 [22] 

    福建第二产业

    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091.85亿元,比上年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9.3%,重工业增长6.5%。 [6]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20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6] 
    2017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07.8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实现利润329.16亿元,增长17.6%。
    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2622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794.2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079.59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1.09万平方米。 [22] 

    福建第三产业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1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2017年进出口总额1159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出口7114.08亿元,增长4.1%;进口4476.70亿元,增长27.5%。
    2017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041家,比上年下降13.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73.17亿元(折85.77亿美元),增长8.2%。
    2017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89.68亿元,比上年增长8.3%。
    2017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年末全省电话用户总数5072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7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295万户。
    2017年接待入境游客775.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5.88亿美元,增长14.5%。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7534.06万人次,增长21.6%;国内旅游收入4570.77亿元,增长30.8%。旅游总收入5083.10亿元,增长29.2%。 [22] 
    截至2017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4086.8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1899.68亿元。境内A股上市公司131家,市价总值16538.96亿元;上市公司B股数量为1家,市价总值7.98亿元。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32.1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25.7亿元。 [6] 

    福建社会

    编辑

    福建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0个,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90个,文化馆97个,博物馆98个。共有影院278个,银幕1504块,年度电影票房18.75亿元。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电视台67座,教育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726.74万户,均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01%;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15%。 [6] 
    全年出版图书4376种,总印数1.07亿册;报纸45种(不含校报、副版),总印数9.06亿份;期刊176种,总印数0.30亿册;音像电子出版物4.9万盒(张)。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114个。

    福建教育

    2003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名录。 [24] 
    2017年福建省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1.76万人,在学全日制研究生4.76万人,毕业生1.2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1.38万人,在校生75.10万人,毕业生20.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7.26%。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1.65万人,在校生34.55万人,毕业生11.78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0.89万人,在校生63.71万人,毕业生19.65万人。初中招生43.27万人,在校生121.57万人,毕业生36.0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3.04万人,在校生307.09万人,毕业生43.8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41万人,在校生2.51万人,毕业生0.40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65.4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78%。 [6] 
    本科院校
    所在地区
    学校名称
    办学类型
    福州
    福建省与教育部共建、211工程
    民办
    独立学院
    福建省、教育部共建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福建省
    独立学院
    福建省
    福建省、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州
    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闽江学院
    民办
    公立
    公立
    福建商学院公立
    福州理工学院民办
    泉州
    公立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民办
    民办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独立学院
    民办
    华侨大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漳州闽南师范大学公立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独立学院
    莆田莆田学院公立
    厦门
    民办
    省教育厅
    教育部(985工程211工程
    福建省
    厦门医学院公立
    厦门华厦学院民办
    厦门南洋学院民办职业学院
    独立学院
    宁德
    公立
    南平
    公立
    三明
    公立
    龙岩
    公立
    资料来源于福建教育厅 [25] 
    部分高职院校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所在地备注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州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市
    福州市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南平市
    泉州市
    龙岩市

    福建卫生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福建后,即在福州、厦门等城市成立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并以随军部队卫生人员为骨干先后在各地接收了国民党政府遗留的卫生机构。当时,福建面临多种传染病的严重威胁。1949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卫生厅成立,加强了对卫生行政的领导。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和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逐级成立防疫委员会,由各级党政负责干部参加领导,重点抓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疫病的防治,加强海港检疫工作,真正行使国境卫生检疫主权;推广新法接生为中心的妇幼保健工作,保护母婴安全;颁布个体开业医管理暂行规则,初步进行卫生基层建设,加强卫生行政管理;开展卫生宣传,并加强医学教育工作,培养各类急需卫生人才。接着,接管了教会办的医院和护士、助产职业学校等,实行新的卫生管理体制。1952年,在抗美援朝中,为响应毛泽东提出的“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全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省、地、市、县政府普遍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吸收各有关部门参加协同作战,认真贯彻执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各地(市)、县卫生科、局也于50年代初陆续建立。同时还鼓励本省大型企业部门创办职工医院,极力扶持侨办医院,为进一步开展卫生工作打下基础。由于采取领导、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又吸取了已有的防疫经验,很快就消灭了霍乱和天花,控制了鼠疫的流行。
    到1988年底,全省城乡共有各种卫生机构28327所(包括村卫生所16967所,个体开业医诊所6484所),卫生技术人员共计141095人(含村卫生员30906人),其中高级职称达2208人。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全省卫生状况已大大改善,发病率、死亡率已大大下降,孕产妇死亡率为5.1/万,婴儿死亡率为30.74‰。疾病谱、死亡谱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肿瘤、心血管、脑血管疾病上升到前几位。各种传染病已从50年代的首位,下降到第十位,平均期望寿命已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70.75岁,人民健康水平已大为提高。 [26] 
    2017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4万个,其中医院604个,卫生院881个,村卫生室18683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3.2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4万人,注册护士10.22万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8.37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6万人。 [6] 

    福建科技

    居住在这里的先民留下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就已呈现原始技术的萌芽。商周时期的出土文物中,有代表性的是几何形印纹陶器。秦汉以后,中原文化逐渐传入。晋代以至隋唐,大批中原人民入闽,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艺。宋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福建的科学技术,和全国同时进入发展的高峰,尤其在桥梁建筑、水利工程、航海造船等方面具有特色。明清两代的多次海禁,束缚了福建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但福建在数学、博物、医学等学术领域仍有很多成就。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不断传入。福建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造就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由于帝国主义侵略以及政治腐败,腹地交通闭塞,资源不得开发,知识分子无用武之地,福建的科学技术也因而停滞不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科学技术事业十分重视,在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培养了科技人才,组织了科技队伍,建立了科研机构,制订了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开展群众性农业科学实验和工业技术革新运动,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经济迅速发展,科技事业也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27] 
    2017年全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165家,孵化面积26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549家、创造就业岗位7.86万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9家,总数3054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全省专利申请受理128079件,专利授权68304件。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1006件,比上年增长30.3%。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6008项,成交额103.28亿元。 [5] 
    2017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7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4个,天气雷达站9个,风廓线雷达站15个,大型海洋气象浮标站5个。共有地震前兆台站(点)43个,前兆测项401个,测震台站(点)120个,强震动观测站位(点)123个,GPS观测基准站61个。共有783个海洋环境监测站位、13个重点监测区域、17个重点海域的17个生物质量样品、2个海漂垃圾监测区域,共有24个海上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站位、36个沿海自动验潮站、1对中程高频地波雷达站、2套卫星遥感监测系统、1套海床基观测系统、5套船基自动站、1套海岛基站。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审批通过了公开出版地图189种。 [6] 

    福建体育

    2017年,福建省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共获得4金5银4铜,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获得33金42银31铜。在第十三届全运会比赛中获得17.5金15.5银20铜,创历史新高。共有体育场地约10.1万个,总面积约8110万平方米。共有体育社会组织1920个。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示范单位2个、示范项目2个,新增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特色基地(小镇)5个、示范单位14个、示范项目7个。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06.46亿元。 [6] 

    福建交通

    编辑

    福建航空

    2017年,福建民航完成货运量24.72万吨,比上年增长5.7%;完成货物周转量5.3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7.2%。完成客运量2983.98万人,比上年增长15.3%;完成旅客周转量481.9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2.3%。 [28] 
    福建部分民用运输机场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武夷山机场连城冠豸山机场三明沙县机场
    (截至2017年6月已建成)参考资料 [29] 

    福建铁路

    1950年代起,由于地形多山并长期处于战备状态,福建铁路发展步履艰难。21世纪以来,按照“构筑高速铁路,加强出海通道,贯通区域线路,完善海西路网”的总体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将着力构建“三纵六横九环”的海峡铁路网。
    截止2013年12月,福建省已建与在建铁路有:峰福铁路鹰厦铁路赣龙铁路梅坎铁路、漳泉铁路、温福高速铁路福厦高铁
    福厦铁路 福厦铁路
    龙厦铁路向莆铁路厦深高铁等已经建成,基本形成铁路网。
    2015年6月28日,省内首条设计时速300km的高速铁路——合福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30] 
    其中在建铁路有:福平铁路(在建)、南三龙快速铁路(在建)、浦建梅高速铁路(在建)、赣龙铁路复线(在建)、衢宁铁路(在建)、福州至厦门客运专线350。

    福建公路

    古时候,福建与中原交通闭塞,开发较晚。见诸记载的,在秦汉以后才有与邻省的通道。三国孙吴五次进攻福建,促进福建道路的开辟。唐乾符五年(878年),黄巢率部入闽“刊山七百里”,为闽浙开辟一条新通道。唐宋时期,福建驿道发展,邮驿制度渐趋完备;到了清代,形成较完善的陆路交通网。但由于境内高山连绵,河谷遍布,始终未能发展为车马大道。
    厦门高崎机场
    厦门高崎机场(2张)
    辛亥革命后不久,许世英任福建巡按使,开始筹建福州城区马路,于民国5年(1916年)修成由水部门经王庄至台江福新街的福州第一条马路;并组织官商合办的延福泉汽车公司,计划修建南平经福州至泉州的汽车路,于翌年修成福州西门至洪山桥的5公里,为福建省修筑公路的先声。当时闽南沿海一带,爱国华侨热心桑梓建设,多由海外侨胞及当地绅商,发起修筑公路。民国8年,开始兴筑漳浮公路,为全省第一条公路。然而因军阀割据,连年战乱,公路建设深受影响,终北洋政府时期,全省仅修公路412公里,且多限于闽东南一带。30年代,福建公路开始有了发展,国民党政府为了军事需要,修筑了闽粤、闽赣、闽浙等省际公路干线。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内地虽仍有新建公路,但通海干线及沿海公路多被破坏。解放战争后期,又因国民党军队败退时沿途破坏严重,且又长期失修失养,到1949年解放前夕,全省仅存破烂不堪的公路3384公里,能通车的仅有945公里,而且标准低,路况很差。
    1949年后,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50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一方面,要完成华东支前公路修建任务,以支援解放大业,巩固海防;另一方面,又要全面恢复被破坏的公路,以支援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至1952年底,胜利完成了支前、恢复时期公路重点建设任务。1954年底,已全面完成原有公路的恢复改造任务,公路技术状况明显提高,公路面貌焕然一新。1955年,开始进入大规模的新线公路建设时期,至1957年底,全省通车里程已达6034公里,不通公路的县份只剩下5个。这是福建公路发展的高峰年代,它奠定了福建公路的基本骨架。1958年,在贯彻执行“全党全民办交通”和“地群普”(即依靠地方、依靠群众,普及为主)修路方针中,县乡公路迅速发展,年底便实现了县县通公路。196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3269公里,使80%的人民公社(乡镇)和55%的生产大队(村)有了公路。1966年至1976年,公路建设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处于曲折发展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封闭式的靠养路费投资转变为开拓式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集资修筑公路;从过去比较单一发展公路网转变为重视向外辐射发展与铁路、水运、航空等综合运输联网。使福建由一个陆上交通十分闭塞、落后的省份,建成一个以省会为中心,连接全省各地市县、工矿基地、主要港口、旅游胜地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31] 
    2017年,公路通车里程108011.61公里,增长1.2%。其中海西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5227.75公里,增长4.1%。
    2017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32252.06万吨,增长9.9%。货物周转量6785.16亿吨公里,增长11.7%。
    2017年完成旅客运输量54117.63万人,下降0.2%。旅客周转量1086.22亿人公里,增长10.0%。

    福建水路

    福建背山面海,港澳萦环,岛屿错落。海岸线北起福鼎沙埕之南山关,南延诏安宫口之西端,直线长度535公里,曲线长达3324公里,沿海岛屿达1400多个。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众多的优良港湾,其中可供5~10万吨轮船通航的港湾有沙埕湾三都湾罗源湾福清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处。 [32] 

    福建地铁

    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已开通福州地铁厦门地铁两个城市地铁系统。其中,福州地铁运营线路共有1条,即福州地铁1号线,里程总长24.89千米,共设车站21座。厦门地铁运营线路共有1条,即厦门地铁1号线,里程总长30.3千米,共设车站24座。

    福建历史文化

    编辑

    福建语言

    福建省历来以方言复杂著称。全国汉语方言有七大类,福建境内就占有其中之五——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吴方言官话方言。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福建境内现存的各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
    从总的方面说,就古民族和古方言的源流而论,福建方言是多来源的;就方言差异的积存和共同语的影响而论,福建方言是多层次的;就内外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论,福建方言是多类型的。 [33] 

    福建饮食

    武夷山
    武夷山(2张)
    秦汉以前,福建土著居民喜欢傍水而居。在饮食方面,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人以采集贝类及海生软体动物为食物主要来源,如《逸周书》所载:“东越海蛤”。在福清东张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粟粒和稻草的痕迹,说明谷类粮食在当时的食物结构中也占重要地位。
    到了秦汉时期,福建农业生产有了发展,稻米是主食,鱼、蛤、果品类为副食,《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杧蠃蛤”。“楚越”即包括福建。时人粮食略有剩余,用于酿酒。
    汉代以后,中原汉人陆续迁徙入闽,他们带来了中原的作物及其食俗,麦子成为主要食品之一,人们还种植大豆等作物。唐宋以后,随着福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上贸易的繁荣,福建饮食品类大大丰富,菜肴的烹调也讲究起来。明代中后期,甘薯从海外传入,成为福建部分地区的主食之一。
    明清以后,闽菜逐渐形成特色。风味小吃更以花色多、品味佳而享誉国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地区特色。
    在待客习俗方面,除请客喝茶外,煮蛋请客也是共有的习俗。在宴席习俗方面,近现代以来,渐趋奢华,且有诸多规矩。在民间,还流行不少饮食禁忌。在福建饮酒品茶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饮茶,已成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来,“斗茶”之风甚盛,闽南的“茶道”和客家的“擂茶”至今享誉海内外。 [34] 

    福建简称由来

    福州
    福州(8张)
    ”的最早记载见于中国上古时的百科全书《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卷十》:“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汉代许慎所作的汉字专著《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 。这里的蛇种就是蛇族,即信仰蛇神的氏族。闽字造字是从虫,门声。“虫”字通 蛇 解,即家门供奉蛇的氏族,闽越人图腾为蛇。 [35-36]  定义闽人是崇蛇的族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闽”字的写法,而古人称蛇为长虫,可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
    福建人却与蛇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蛇深刻影响着闽人的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和精神文化,形成独特的崇蛇文化习俗。 [37-38] 
    福建自古称“闽”,“闽”的意义就是门内供着一条蛇。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并不把它归为“门”部,却归之“虫”部,释义是“闽,东南越,蛇种”。古代百越的越族一个主要分支——闽越族生活在闽江流域和东南丘陵和沿海多蛇地区,以蛇为本氏族的象征,或以蛇为图腾,认为蛇是本氏族的祖先加以顶礼膜拜,因此闽越族在很长一段时间保留着崇蛇风俗,“披发文身,以像鳞虫”,有断发文身习惯,把蛇形刻画于身上,以祈求避免遭受凶猛动物的侵害。
    蛇形图腾崇拜的习俗,已成为闽文化的标志之一。大量文献和考古发掘都证明闽越人盛行崇蛇之风,武夷山汉城遗址 发现了蛇形装饰图案的瓦当、雕有蛇图的铜铎残片。在三千年前福建青铜时代的陶器上,就充满蛇图腾的印记——陶器上有蛇形堆塑,陶器表面有蟠虺纹饰,及仿蛇皮花纹的各种几何图案。华安县马坑乡草仔山、诏安县官陂镇溪口村等地也发现蛇形石刻,充分显示早期闽越人对蛇信仰与崇拜的鲜明特征。东汉的《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无不记述闽越人的蛇图腾。
    西汉后,人们将蛇移画于船帮上,从此闽船必画有一蛇,清初郁永河《海上纪略》载:“凡闽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闽中及闽东一些地方的妇女,至今流行发髻上插蛇簪奇俗,蛇簪由银子制成,花式繁复,基本样式是一条高昂着头的小蛇。为突出小蛇形象,闽中妇女常把头发盘成多股辫子,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黑亮的蛇拥簇一条白亮的小蛇,极为诡异。这种蛇簪实际上是缩小了的古代闽越族徽——一只飞腾的蛇,她们插戴蛇簪,以示“不忘其祖”。
    福建民间保留很多与蛇有关的民俗风情,许多地方都建有蛇王宫庙,以崇祀蛇神,保留至今的有长汀罗汉岭、南平西芹、闽侯洋里及永春等地的蛇王宫,福清、莆田一带的蛇王庙则被称为“青公庙”。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至今流行“人蛇共寝”之俗。当地生长一种黑色无毒蛇,家家把它视为庇护之神,称之为“侍者公”。闽北的延平、闽东的古田和尤溪等地,至今仍保留上古的崇蛇习俗。闽西长汀、永定等地的蛇王神被视为能“听断严明,主持公正”,过去民众有纠纷,就到蛇王神前表白起誓。
      浓郁质朴的蛇文化,渗透闽人的民风民俗,从形体上看,蛇与龙相似,在十二生肖中,民间称蛇为“小龙”,俗信龙是由蛇演变成的。在福建民间,各地广泛流传人与蛇结合的美丽故事,如“蛇郎君”故事中的蛇郎君,是一个善良的君子,人们据此改编成闽剧《花鸟记》,深受闽台人民喜爱。
    除“闽”之外,福建还有过“七闽”、“八闽”之别称,现习惯称“八闽”。“七闽”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书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郫、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闽”起初是专指周朝时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后裔部落,如唐代的贾公彦所作的《周礼疏》中说:“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也。”后来演变成泛指福建。
    所谓“八闽”,是因为宋朝时称为福建路,置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六个州及邵武兴化二个军,共计有八个同级行政的机构,因而得名。
    闽东,指福建东部闽江中下游及东北部山区的广大区域,临台湾海峡和东海,行政上包括福州和宁德。其中福州五区八县和宁德的古田、屏南两县通行福州话,宁德的其他县市多通行福安话。此外中国台湾管辖的连江县(马祖列岛)亦属于闽东。
    指莆田,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区。三明市市区辖梅列、三元两区,包括永安市、尤溪、大田、明溪、清流、宁化、沙县、泰宁、将乐、建宁9县。大田通行闽南和闽东方言,三明、永安、沙县通行闽中方言,宁化、清流通行闽西客家方言,泰宁、将乐、建宁、明溪、邵武通行闽赣方言,尤溪则通行闽东方言,而非闽南方言。莆田市包括仙游县和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
    闽南,指福建南部九龙江晋江流域的区域,临台湾海峡,行政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经济较为发达,故又有闽南金三角之称。此外,中国台湾管辖的金门县亦属于闽南
    闽南地区为著名侨乡,漳、泉两地移民,又称河洛人,是大多数海外华人和台湾河洛人的祖籍地。通行河洛语
    西部毗邻闽西地方,与客家地区过渡,亦有客家话分布点,如:诏安县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云霄县南靖县平和县的部分地区,本地区的客家人亦有人移民到台湾。
    闽北,指福建北部的闽江上游地区,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侧、戴云山脉西北侧。行政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平地区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区;东靠宁德市、西对江西省上饶市和鹰潭市、南挨三明市、北临浙江省丽水市。是海外华人的祖籍地,通行闽北语
    闽西古代指福建最西端的州郡汀州,除龙岩城区和漳平外,其余各县均为客住县,偶有山客,即畲族,系客家四州之一,此地也为移民台湾、南洋、四川等地之客家祖籍地之一,以武平县刘光第永定县吴伯雄等为代表。现在则指福建最西边的地市龙岩市永定土楼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特产

    编辑
    福州特产:寿山石牛角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莆田特产: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水果当中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漳州特产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青梅、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眼、平和蜜柚、菠萝等“七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癀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布袋戏等。
    龙岩特产: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鹜鸭、连城兰花、龙岩花生、长汀豆腐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永定菜干、河田鸡等。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特产武夷岩茶(大红袍)、竹笋、香菇、莲子
    宁德特产: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宁德还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海珍品。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

    福建旅游

    编辑
    福建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2007年)、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2007年)、福建省土楼(永定·南靖)旅游景区(2011年)、福建省三明市泰宁风景旅游区(2011年)、泉州市清源山景区(2012年)、宁德市白水洋-鸳鸯溪旅游区(2012年)、宁德市福鼎太姥山旅游区(2013年)、龙岩市古田旅游区(2015年)、福州市三坊七巷景区(2015年)等9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色奇异秀丽。 [39] 
    福建省著名景点
    城市
    著名景点
    福州
    厦门
    鼓浪屿园林植物园、集美嘉庚公园、海沧大桥旅游区日月谷温泉主题公园天竺山森林公园胡里山炮台、园林博览苑、同安影视城、翠丰温泉旅游区、海沧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北辰山旅游景区、方特梦幻王国环岛路中山路步行街南普陀寺厦门大学台湾民俗村五缘湾湿地公园梵天寺、大嶝小镇·台湾免税公园、灵玲国际马戏城
    漳州南靖土楼东山岛三平寺马銮湾火山地质公园抽象画廊云水谣云洞岩灵通岩龙池岩
    宁德
    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屏湖临水宫
    龙岩
    古田会议会址、冠豸山永定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汀州古城墙汀州试院
    泉州
    三明
    桃源洞天鹅洞狐狸洞、泰宁丹霞地貌(世界自然遗产)
    莆田
    南平
    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万木林归宗岩风景区

    福建著名人物

    编辑
    • 古代
    • 近现代
    • 现当代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查看全部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