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编辑 锁定 讨论999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筹建于1952年,正式成立于1954年,最初定名为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1998年4月,所名改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是直属于中国地震局的中国最早系统地开展地震工程和安全工程研究的国家公益性科学研究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地震工程和防灾减灾,主要开展强震动观测、工程地震、结构工程、生命线工程、岩土工程、城市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 [1]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设有7个研究室和7个管理部门;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研究员23人、副研究员100余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近70人、博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后若干人。 [2] 
中文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外文名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别    名
工程力学所
成立时间
1954年
主管部门
中国地震局
博士点
1个(一级学科)
硕士点
3个(一级学科)
机构地址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9号
所    长
孙柏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历史沿革

编辑
1952年,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开始筹建。
1954年,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正式成立,是中国国内唯一以地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工程和防灾减灾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国家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建筑材料、土壤力学、工程结构和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开展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地震工程、结构安全度和黄土工程性质等研究方向的探索。
196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调整为地震工程、核反应堆结构力学、土壤力学、冲击与振动和特殊混凝土材料及其动力性能的研究。
1970年-1984年,受国家地震局和中国科学院的双重领导。
1984年4月,改由国家地震局领导,所名随之改为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调整为地震工程和防灾减灾,主要开展强震动观测、工程地震、结构工程、生命线工程、岩土工程、城市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
1998年4月,随着国家地震局更名为中国地震局,所名改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条件

编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设施设备

截至2016年9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拥有地震模拟振动台阵、伪动力试验设施、超级计算机系统、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超低频振动计量标准装置、动三轴和共振柱土动力试验装置、多功能静力触探车等大型试验设备,共同组成国际先进、中国国内领先的地震工程综合试验系统。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人员编制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大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大门
工程院院士4人,研究员23人、副研究员100余人。 [2] 
中国科学院院士:胡聿贤 [3]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 [4] 廖振鹏 [5] 欧进萍 [6]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部门

截至2016年9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设有7个研究室,建有1个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研究室:强震动观测研究室、工程地震研究室、结构工程研究室、生命线工程研究室、城市与工程综合防灾研究室、岩土工程研究室、振动测量仪器研究室 [1] 
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1]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重点实验室 [1] 
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防震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交流合作

编辑
根据2017年4月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官网显示,中国地
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是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亚太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会的秘书处挂靠单位,承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多年来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韩国等3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研究。 [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成就

编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

科研获奖
根据2016年9月该所官网信息显示,1985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70余项。2015年,由该所谢礼立院士团队完成的“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2] 
●科研项目&科学调查
根据2016年9月该所官网信息显示,近年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担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如中国土木工程领域第一个国家973计划项目《城市工程的地震破坏与控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场灾情监控与救援装备研究》《重大工程地震参数确定技术研究》《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关键技术研究》等),组织参加了中国国内主要破坏性地震的工程震害调查(如汶川、玉树、芦山、鲁甸地震等)。 [1]  [7] 
●标准制定&学术专著
根据2016年9月该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草稿),主持编写了《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等20余部国家技术标准及行业和地方标准,参与编写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近40部国家技术标准,出版了《唐山大地震震害》《地震工程研究报告集》《刘恢先地震工程学论文选集》《地震工程学》等数十部学术专著。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学术刊物

刊物简介图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中国力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科学领域的学术性期刊。该刊被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录,还被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出版的《日本科学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JISCT)以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InternationalPeriodicalsDictionary)等收录。。该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 [8] 
自然灾害学报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灾害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反映自然灾害的孕育和发生机理、灾害的预测和预防、灾害的危险性评估、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及其影响、以及其它防灾减灾系统工程方面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该刊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9] 
世界地震工程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中国力学学会共同主办的地震工程科学领域的建筑工程和其他土木工程结构抗震、防震和减灾的专业科技期刊。该刊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该刊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 [10]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是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美国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所中心(MCEER)协办的英文类学术期刊,1992、1996年分别获中国地震局、黑龙江省科委期刊评比优秀期刊三等奖,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美国《应用力学评论》、中国《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荷兰《地学数据库》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ProQuest 数据库》、 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中国《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中国《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等收录。 [1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人才培养

编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2]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 [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力学 [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教学建设

●师生规模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有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0余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近70人、博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后若干人。 [1-2] 
●奖助体系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设有助学金、用餐补贴、医疗补贴等资助金。此外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可获得科研论著奖。特别优秀的博士学生还可申请“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 [2]  [12] 
●培养模式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硕士生培养年限为三年,实行“所院联合、两段式教育”。第一学年基础课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代培,第二、三学年回所做论文,研究生的毕业就业工作实行双向选择原则。 [13]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创新文化

编辑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形象标识

所徽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徽为圆形,最中间的三个
所徽 所徽
红色图形是英文字母“EIM”的变形,为“工程力学研究所”的英文名“InstituteofEngineeringMechanics”的简称,其中“IE”又形似工程建筑,右边的“M”形似一座山脉,山脉中间因为“地震力”的作用而嵌入地下,这都说明了研究所的研究主题:工程力学。同时,右边的山地“裂”了,而左边的建筑却安然无恙,表明了研究所作为中国地震局直属研究机构的使命和任务:刻苦研究工程力学,为减轻地震灾害服务。所徽的上方是研究所的中文名,下方是英文全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参加活动

2017年2月,“黑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地震科普知识开学第一课
地震科普知识开学第一课(2张)
站为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的学生们上了地震科普知识开学第一课。学生们还参观了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室,其中有中国最大的三向振动台之一的模拟振动台和缩放比例的中国国内一些著名建筑的试验模型。 [14] 
2014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派出5名专家前往鲁甸县开展抗震救灾应急处理工作。 [15]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姓名 
所长孙柏涛
党委书记、副所长李明
副所长张孟平
副所长李山有
纪委书记、副所长孔繁钰
参考来源: [16]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收起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 科研机构